行情周评:粘短续涨棉涤价跌人棉纯涤销售压力加大
本周除粘胶纤维外,纺织原料总体呈现跌势。受新花上市影响,本周棉价跌幅度加大;国际油价跌速未改,原油期货已跌至近六个月来的最低点;受原油延续下跌影响,本周大跌后的聚酯原料趋稳,涤纶短纤跌速加大;粘胶短纤继续上涨,涨速趋缓,粘胶长丝则上调500-1000元/吨不等;受原料成本变化影响,本周纯涤纱线大幅回落,人棉纱线仍在向上盘整;人民币继续呈升值态势。
1、原料市场
从国内棉花市场看,随着新棉的逐步上市和普遍看跌心态,棉商薄利推销和纺织企业谨慎采购,本周国内现货棉价普跌100元以上。从棉花价格指数看,中高等级棉价跌幅大于低等级。328级跌破1.4万元,由上周末的14078元跌至13951元/吨,跌127点、229级跌136点至14386元/吨、527级跌107点至12616元/吨。从主要产棉区棉价情况看,江浙和湖北、山东等地棉价跌幅明显。以328级棉9月22日均价为例,浙江14033元/吨,较上周末跌300元、山东13840元/吨,跌170元、湖北13730元/吨,跌160元、江苏14120元/吨,跌140元、安徽13920元/吨,跌100元、河北14000元/吨,跌80元、河南13900元/吨,跌70元、陕西13850元/吨,跌50元等。从国内棉花期货市场看,交易清淡,行情回落。郑棉期货交易低迷,价格全线回落。日均交易量约3000-5000手,各期合约价全线跌破1.4万元至1.34-1.38万元/吨左右,9月22日,首期10月合约13830元/吨,较上周末跌245元/吨,但增仓仍在继续。电子撮合交易一般,订货量持续下降,各期合约均在1.35万元/吨左右,比现货棉价低800元左右。
国际棉价也连续三周震荡回落,累计跌幅约170点,本周跌幅略有缩小。9月22日CotlookA指数58.05美分/磅,较8月末累跌220点,其中本周跌80点。纽约棉花期货增仓放量,但行情震荡回落,9月22日主流12月合约价收于52.1美分/磅,比上周末跌103点。虽然国际棉价跌幅大于国内,但内外价差仍维持在2000元/吨左右,按滑准税率计算国内棉价还高近1000元/吨。
受石油价格连续跌落影响,爆涨爆跌后的聚酯原料趋向平稳,但涤纶短纤继续下探,涤短价格指数比上周末跌落600点左右,与本月初的最高价位相比已累计跌落1100元以上。目前江浙地区1.4D的主流现款出厂成交基本已在12400-12500元/吨左右,销售也几近停滞,市场压力较大,至周末,市场上已经基本没有报价,各方都在静止观望。下游纱厂的采购日渐衰退,随着新棉上市的逐渐增多,不少纱厂进一步扩大了棉花的使用比例,大量的资金涌向棉花,尽管涤短和聚酯原料行情已回复至8月初水平,涤短后市仍难以乐观。
粘胶短纤上游原料行情仍然保持比较好的势头,下游采购积极性还是比较高,本周国内部分粘胶短纤企业仍在调高报价,普遍再上调100元左右。目前粘短主流价达14550元/吨左右,比本月初累计上涨1000元左右。与此同时,粘胶长丝各规格市场报价也都平均上调了1000元/吨。据悉国内市场上部分人棉纱销售情况还是不太理想,因此下游纱厂成本和销售压力比较大,部分工厂开始转纺纯棉纱了。由于国内一些生产厂家粘短货源还是比较紧张,后市粘胶短纤价格还可能有一定的上涨。
2、纱线市场
本周的纱线市场仍旧基本延续前期的局势,成交量有所改善,尤其是全棉纱常规品种,随着秋冬面料的订单逐渐增多,全棉纱的C21s、C32s和C40s以及气流纺纱低支纱走势都比较好,但价格上涨困难,一方面下游企业受到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调整的双重压力,产品利润空间比较小,对于上游棉纱的涨价抵制情绪比较严重,另一方面,企业间竞争比较激烈,不愿意因为调高报价而失去原有客户。受原料变化的影响,本周纯涤纱大幅回调,跌幅最高达500元/吨左右,销售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市场气氛低迷。人棉纱有100-200元/吨上调,但销售仍旧比较困难,人棉纱库存略有上升。
3、人民币继续升值,国际油价继续下跌。人民币兑美元和欧元汇率分别在上周升幅0.14%和0.15%的情况下,本周兑美元再升值0.34%至7.9188元,创汇率调改以来新低,兑欧元周末基准价虽调至10.1199元,但仍呈升值态势。国际原油价格在上周跌落2-3美元后,本周再跌近2美元,已跌近60美元/吨。9月22日,纽约原油期货10月合约收于60.55美元/桶,较上周末下降2.7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10月合约收于60.41美元/桶,比上周末下降1.62美元/桶。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