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捆绑”棉企手脚 收购提前进入“僵局”
在纺织出口退税下调、配额下发时间日益逼近等多重利空因素的打压下,国内棉花市场渐有不堪重负的感觉。先前一直表现坚挺的现货行情出现明显下跌行情,主要棉区现货平均跌幅在50-100元/吨。而目前困扰棉花企业的,从原先的资金问题提前转向棉农惜售、棉企无钱收、棉纺企业不买的“三不”格局,本年度棉花市场提前进入“僵持阶段”…… 陕西大荔:由于前段时间当地阴雨不断,因此采摘的籽棉多为僵瓣棉,个体企业加工出来的皮棉等级“不三不四”,外观形态不好,当地棉花收购价格为2.60-2.80元/斤(衣分38.0%,回潮率11.5%,含杂2.0%)。销售价格为12800-13100元/吨(毛重结算,不开票)。另外,虽然当地不少棉花企业已经双结零,但截至9月15日还没有一家企业拿到农发行的贷款,正常收购无法展开。 河北河间:当地收购进度将比去年推迟一个星期左右,已经开秤的企业数量约占当地企业总数的1/10左右,而去年同期大概占到了一半。当地高等级籽棉一般为2.8-2.9元/斤,不过真正以2.9元/斤收购的企业为数寥寥。据介绍,今年的棉花衣分普遍较高,平均能达到35%以上,棉农对交售价格抱有很大期望,惜售心理较重,而大部分棉花企业则对当前的开秤价格心存疑虑,加上目前新摘的籽棉水分较大(多数在12%以上),新加工的皮棉销售并不顺畅,因此收购市场已经进入僵持阶段,籽棉价格也有小幅下跌。 山西临汾:该地区本年度棉花种植面积约比上一年度增加10%,单产也比上年略有增加,有望达到250公斤/亩。总产量有望从去年的4.5万吨增加到5万吨。目前,当地脚花采摘已经基本结束,受8月下旬连续阴雨天气的影响,当地棉花颜色偏黄,主体品级由3级下降到了4级。现在当地有少部分民营企业利用自筹资金开始了收购,4级棉收购价格在2.7元/斤左右,长度为28-29mm,棉籽0.60元/斤,水分含量小于12%,马克隆值为B,折合收购成本在13000元/吨左右。 但目前新棉收购整体行情不太乐观。由于8月中、下旬的连绵阴雨天气严重影响了当地新棉质量,除了品级偏低外,含水偏高这点更让纺织企业头疼不已,纺企采购新棉的热情也并不高,大多数纺织企业均认为随着棉花批量上市,棉花价格下滑的可能性比较大,3级棉有可能降到13000元/吨以下。 另外资金成为困扰棉花企业的最大问题。今年农发行为了控制收购风险制定了更为严格的与商业贷款类似的贷款政策,凡是需要申请发行贷款的企业需要资产足额抵押,即便如此,能获得的贷款也相当有限,如果以地产作为抵押,可以拿到资产评估价值数额60%的贷款,如果以机器设备等作为抵押只能拿到资产价值数额40%的贷款。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