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化纤原料(8.31-9.08)行情及相关信息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6-9-10 18:09:36
●9月8日,国际原油价格继续回落,聚酯原料重心继续下移,涤纶短纤失去支撑,行情继续下探,粘胶短纤仍在继续上调,已高于现行棉价。
9月8日,国际原油价格继续回落,纽约原油期货10月合约收于66.25美元/桶,跌1.07美元;布伦特原油期货10月合约收于65.33美元/桶,跌1.2美元。自8月末至9月8日,纽约10月原油期货累计下跌了4.01美元/桶,布伦特10月原油期货也比8月末跌了4.92美元/桶。
随着国际原油行情回落,聚酯原料重心继续下移。9月8日,FOB韩国PX现货跌10美元至1460美元/吨,欧洲FOB鹿特丹PX涨15美元至1390-1400美元/吨;PTA、EG市场报盘减少,行情显现稳中续落。至9月8日止的9月份,MEG价格指累跌480元至8800元/吨,外盘主港报价跌落40美元至915-920美元/吨;FOB韩国PX现货已跌至8月底水平,欧洲FOB鹿特丹PX累跌40美元/桶;PTA价格指数跌落400点至10700元/吨,已回至8月中旬水平,外盘报价普遍下跌35美元/吨左右,已回复到8月初的水平。
涤纶短纤已失去支撑,报盘价虽维持平衡,实际行情却继续下探,现江浙1.4D主流成交约13300-13400元/吨。9月份来,涤纶短纤承接8月下旬行情继续上冲,然而因前序原料行情变化及棉纺织企业承受能力,周末两天,涤纶短纤主流价作了小幅下调(约100元/吨左右),价格指数跌100点至13450元/吨。厂家表示,现市场上观望浓重,下游积极性非常不理想,涤短向下调整已大势所趋。
粘胶短纤继续强势上调,8日粘短价格指数再上调100点至14150元/吨,最高报价14500元/吨,最低报价13700元/吨。9月份来粘胶短纤平均猛涨了450元/吨,最高涨幅达600元/吨,最低涨幅200元/吨,目前粘胶短纤中心报价已超过国内现货棉价。9月来主要化纤行情如下:
[SINOTEXTABLE]
●新棉动态。9月初,河北沧州地区的新棉开始陆续上市,从反馈的情况看,收购价格预期并不低。目前,吴桥县有80%的企业计划在9月中旬开秤,预计3级籽棉(衣分35%)收购价可能达到2.8元/斤。另据河北献县有关人士反映,9月6日以来,该县已有两家小型棉花企业开秤收购,报价2.8元/斤。由于上年度不少棉花企业亏损经营,因此对于即将开始的新花收购大多信心不足,观望情绪浓厚。
●9月份来,棉花市场总体表现为现货棉价稳中有涨,内棉稳涨,外棉小跌,价差拉大,期货冷清。由于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价格大幅上涨,纺织企业尽可能多地采用棉花,对棉价企稳起到一定支撑,加上纺织企业棉花库存所剩无几和棉花进口配额政策变化及其非透明性,为维持生产,纺织企业购花意向增强,导致国内现货棉价平稳上涨,目前标准328级棉价已由7月末8月初13850-13900元/吨的今年最低价位涨至14000元/吨以上,而由于中国棉花进口减少,价格走势方向不明,9月份后国际棉价呈小幅回落态势,内外棉价差距再次拉大(内外棉价对比走势图)。从现有资源及青黄不接的现状分析看,国内现货棉近期近将延续稳中有涨态势,但幅度不会太明显。在现货市场炒热过程中,期货市场则表现相对次冷清,本周纽约棉花期货五个交易日连续回落,平均跌落180点左右,其中首期10月和主流12月合约均跌243点,分别由53.05、55.05美分/磅跌至9月8日的50.63、52.65美分/磅,但交易呈量平增仓态势;国内电子撮合和郑棉期货则表现为交投清淡,持续减仓,行情窄幅波动。其中电子撮合日均成交4923吨,比上周下降40%,本周订货量减少2840吨;郑棉期货日均成交5591手,比上周下降8.4%,累计持仓总量17190手,减仓766手。
●9月8日竞卖的老商品棉投放2016.3吨,共141捆,资源存储在湖北和山西。当日共成交1410.77吨,成交平均等级为5.88级,较9月7日5.8级低0.08级,竞拍均价11683元/吨,较7日的11923元/吨低240元/吨,最高成交价13400元/吨,最低成交价10020/吨。从8月22-9月8日累计成交陈棉21056.25吨,已完成投放计划6万吨总量的三分之一。
8月22日-9月8日陈棉竞卖成交综合表
[SINOTEXTABLE]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