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化纤原料当日(8.22)行情
自上周末聚酯化纤止涨平静后,进入本周主要聚酯原料开始出现窄幅跌落。
22日MEG主流价9350元/吨,跌50元,出货者也有所增加;亚洲PX现货跌30美元至1510-1515美元/吨(FOB韩国),欧洲PX跌25美元至1490-1510美元/吨(FOB鹿特丹);PTA市场获利盘抛售,价格继续小幅下跌,主流价跌50元至10800元/吨,江浙市场现货报价和主流成交价回落150元/吨左右,外盘主流价也同时回跌15美元/吨。
22日江浙市场涤纶长丝总体价格基本稳定,部分地区如桐乡、太仓地区涤丝价格普降100-200元/吨,成交气氛不佳,平均产销仅六成上下。
涤短行情依然平稳,1.4D主流现款成交价依旧在13200-13400元/吨,成交表现一般水平,目前市场上观望气氛较为浓重。值得关注的是,22日仪化、天化、洛化等部分涤短生产企业报价提高300元至13600元/吨左右。
江浙地区半光切片报价平稳在13000-13100元/吨(现款或承兑),近日询盘较少,盛虹半光切片报价下调100元至13000元/吨(3个月承兑)。
粘胶短纤市场出货情况有所好转,货源紧张,市场价格保持平稳。
8月中旬过后,随着新棉的陆续上市,国内山东、江苏等棉花主产区的新棉收购活动也日渐活跃起来。新棉收购尚处于早期阶段,据了解,目前价格平均维持在2.4-2.5元/斤附近,而棉农的预期值在2.8元/斤左右,略低于去年2.9-3.0元/斤的水平。
新棉价格的变化,不仅会影响棉农、棉花收购企业及纺织企业三者间的利益,也将为新棉花年度的棉花价格定下一个基调,从而对未来棉价的走势造成重要的影响。
据业内人士分析预侧,受国际棉价制约和吸取去年抬价收购新棉教训,今年新棉价格将维持较低价位,不会重现去年“离谱”的涨幅。去年我国新棉价格之所以大幅度上涨,并非新棉严重减产所致,更多是缘于心理上的恐慌,从而导致内、外棉价差距加大,纺织企业采购重心外移,棉花经营企业亏损状况加剧。
[SINOTEXTABLE]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