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6-5-29 16:01:47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黄河流域棉花生产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棉花生产波动较大。八十年代以来,黄河流域棉区的棉花生产整体上呈下滑趋势,年际间生产的波动性较大,在全国所占份额逐步缩小。究其原因,主要是政策和市场价格因素,其次是生产基础差、抗灾能力弱等原因。 (二)棉花质量问题突显。主要是棉花品质的一致性差、异性纤维含量偏高、高等级棉(1-3级)比例偏小、棉花质量结构单一等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的问题;也有在棉花采摘、晾晒、贮存、装运、交售等环节对棉花质量控制不严的问题;同时,在棉花品质育种、抗病育种等方面也亟待提高。 二、政策措施 1、加强宏观指导和信息引导,稳定棉花生产。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棉花产供销关系受市场调节的程度越来越大,广大棉农在取得生产自主权的同时,也增加了生产的盲目性,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棉花生产的不稳定性,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有关部门经常组织人员调查研究,开展论证,分析行情,并利用各种媒体发布信息,引导棉农组织生产。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生产实际,为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依据。 2、调整棉花生产布局。根据《全国棉花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合理调整棉花生产布局。坚持“三压缩,一稳定”,即压缩夏棉区、压缩低产区、压缩分散棉区,稳定棉花主产区,使黄河流域棉区的棉花种植面积向优势区域集中。 3、调整棉花品质结构。针对棉花质量趋同和棉花内在质量差的问题,今后一个时期把调整棉花品质结构,提升棉花质量的整体水平作为重点之一。在品质结构上,主要是扩大中长绒棉花品种的种植面积,选定推广的棉花品种,内在质量指标要达到:棉花纤维长度在31mm以上,比强度在33cN/tex(HVICC标准)左右,马克隆值达到A级标准,符合60支以上高支纱的用棉需要。 4、开展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示范。根据棉区生产特点,以提高棉花质量、增加棉田效益为重点,选择一些具有带动作用的大县、大乡,建立棉花优质高产高效技术示范区。通过组装配套关键增产技术,开展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民掌握生产技术,实现大面积增产,亩产皮棉在100公斤以上,亩产值在2000元以上,促进棉农增产增收。 5、建立优质棉花生产基地。为了提高棉种繁育质量,保障棉花良种供应,提高棉花单产和植棉效益。国家先后建立了260多个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在棉花生产大县重点建设棉花良种繁育基地、优质棉花及棉种加工、检验、仓储设施等,全面提高棉花综合生产能力。 6、加强棉花生产环节的质量管理。一是严把棉花采摘质量关,杜绝异性纤维混入。要引导棉农分期采摘、分次晾晒、分类存放、分等交售;大力推行棉布包袋采摘、存放、交售棉花的办法,从棉花生产环节杜绝异性纤维混入,防止掺杂使假。二是加强棉花收购质量管理,提高收购品质。提倡棉花加工企业与棉花产区结合,采取统一组织、统一时间、预约收购的方式,严格质量检验。三是加强棉花市场管理,规范棉花市场运作程序。 7、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竞争能力。按照棉花产加销一体化的要求,在棉花主产区,以纺织骨干企业为龙头,以棉花加工企业为纽带,以棉花主产区为基地,开展优质棉和高品质棉订单生产。大力发展棉农合作组织和棉花中介组织,尽快建立与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棉花产业化经营格局。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