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400万吨棉花缺口迷局待解


来源:中国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6-5-22 16:18:53  

早在年初,棉花供给“缺口400万吨”之说便已十分普遍。按照这样的统计,国内棉花市场无疑会供不应求。然而奇怪的是,近期国内棉花却大量积压,众多纺织企业不仅不担心买不到原料,多数在静观待变。   (小标题)进口棉花挤兑国产棉   时下已进入中国棉花生长旺季,然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供销合作社5月18日发布的最新数据却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最大产棉区新疆仍有70多万吨的棉花未能售出。这是我国棉区今年面临的共同问题。新疆这家规模庞大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称,进口棉花的集中涌入打压了中国棉价,主营棉花的企业因此面临亏损,新疆及中国内地的近亿农民收入受到影响。   尽管发现进口棉花存在缺斤短两、品质下降等问题,但美国棉花依靠其政府的高补贴以低于中国棉花每吨1700元人民币的报价,不断抢占中国市场。我国权威部门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进口棉花111.7万吨,是去年同期的4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进口棉花中,美国棉花占到一半以上。   新疆棉花产业集团是我国西部最大的棉花经营企业,据这家企业测算,目前每卖出一吨棉花,他们就将亏损200元人民币,即使如此,国内纺织企业购买并不踊跃。与新疆棉花产业集团一样,据中国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统计,销价低于收购价使大多数中国棉花经营企业陷入困境。截至3月底,积压在棉商手中的棉花高达295万吨,占我国去年棉花总产量的一半。   在众多棉商叫苦的同时,中国农民悄悄开始削减棉花种植面积。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透露,今年新疆的棉花播种面积下降到1700万亩,较上年减少43万亩。而农业部门估计,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传统产棉区播种面积的下降幅度可能更大。   农业部调查显示,中国近亿农民的收入依赖棉花,在一些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自棉花。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棉花是当地农民摆脱贫困的最可靠资源,而且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在新疆摘拾棉花的百万贫困农民每年即可获得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早在去年年底,援助组织香港乐施会就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国棉花在中国市场大量倾销,压低了中国棉花的价格,迫使众多农民退出棉花生产领域。   在过去4年里,中国棉价大起大落的情形就发生过三次,造成主营棉花的中国企业普遍亏损,国内棉花播种面积也随之波动。“这都与进口棉花数量过大有直接关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供销社主管官员吕永民说。”特别是2004年,外国棉花进口时间和数量过于集中,中国棉花价格剧烈波动,种植棉花的农民损失惨重。”   数据失实导致供需缺口成迷局   尽管国内外各涉棉机构发布的数据口径不一,但大都称缺口在400万吨左右。对此,纺织企业山东德州银龙棉业集团副总经理焦念德认为,我国棉花存在较大缺口是事实,但是否有这么多还值得商榷。他说,出自一些职能部门的缺口数据是专家和官员们根据纺织企业的产能和其他各种数据推算出来的,这样的结果难以让人放心;美国农业部等国外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更是值得怀疑,在数据上做文章是国际炒家的惯用手段。   一些棉区的官员和棉花经营企业对这些数据更是心存疑虑。他们认为去年国内三大棉区的棉花经营企业敢不计成本收购,就是因为过分相信国内外权威机构放出的巨额产需“缺口”信息。新疆供销社副主任吕永民说,这些数据不仅可能使棉商错判形势,还影响到国家对棉花市场的调控政策。   “国家要对棉花市场调控,就要先搞清供求状况,但真要搞清楚,又谈何容易”,吕永民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特别是近两年异军突起的民营棉花经营企业,为了逃税,少报收购量已是公开的秘密,也直接影响到统计工作。   而各产棉区普遍存在的”帮忙田”也加大了统计数据不实的可能。所谓”帮忙田”,就是未上报、却实实在在种了棉花的耕地。产棉大县玛纳斯每年上报的棉花种植面积为40多万亩,而实际上高达50多万亩。玛纳斯县农业局局长邵玉说,目前这种少报种植面积的现象在新疆各产棉县都不同程度存在。据此看来,新疆棉花产量可能也不止目前的190万吨。   不仅如此,原国有棉麻系统企业同样存在收购数据不实的问题。新疆棉花产业集团的一位管理人员透露,这家新疆最大的棉花经营企业去年购棉26万吨,其实有五六万吨是在企业内部的调销中被重复计算。   “不管是国有企业虚报,还是民营企业少报,各级统计部门和国有企业的数据不实可见一斑,决策部门据此作出判断难免失准,由此造成的混乱自然难以避免”,吕永民认为,由于棉花领域虚报瞒报现象较为突出,因而在外棉与国产棉博弈的关键时期,政府应建立自己客观、准确的数据统计系统、预警系统,确保信息发布及时、系统、准确,保障我国棉花产业稳定、持续发展,降低棉花生产、经营和决策风险。   警惕我国棉花重蹈大豆贸易覆辙   目前棉花市场的这种状况与去年我国大豆的遭遇极其相似。去年一些国外企业以不同形式介入我国油脂加工行业,迫使国内企业大量进口低价大豆,导致大豆进口量猛增。受此影响,国产大豆销售不畅,直接打击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关锐捷说,尽管此后国家继续加大良种补贴力度,但仍无法遏止大豆种植面积下滑的势头,今年仅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就减少了600万亩,而美国大豆的出口量在其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却稳步提高到目前的三分之一。   由于国际资本对“中国需求”的炒作已屡屡得逞。有消息称,在大豆、石油等物资之后,国际投机资本可能正在部署对中国棉花市场的炒作。面对棉花供需缺口的扩大和外棉进口量的增加,关锐捷等专家认为,必须清醒地认识美国等国家对我国棉花产业逐步打压、蚕食和垄断控制的意图,建议国家尽快采取对策,避免重蹈大豆等贸易的覆辙。   关锐捷建议,国家应暂停向纺织企业下发配额,在5月底前收回已下发还未使用的配额,以确保80%以上国产棉以较好价格顺利销出;同时严厉打击、取缔倒买倒卖棉花、纺织品服装进出口配额,对出口纺织品服装实行配额招标,指定中储棉等企业适时、分批量进口并直接收作储备棉,根据供求关系确定调剂数量,择机投放国内市场。   棉花企业新疆贝正实业的董事长张闻民认为,每年1-5月国产棉销售高峰期、9-12月棉花收购期和3-4月播种期是国家调控棉花市场的最佳时机,国家应该改变以往集中、大批量、一次性发放进口棉花配额的做法,在这三个时期,通过分期分批适量下发进口棉配额数量,来控制进口棉花的进度和数量,引导国内棉价,避免国外棉商借机炒作。   由于我国棉花产量增加滞后于消费量,如果主要依靠进口外棉来解决产需矛盾,对棉花产业链的各环节都将产生严重影响。关锐捷说,结果很可能是“纺织企业两头受堵,农民吃苦、国家难受”。他说,由国务院协调相关主管部门尽快出台保障棉花产业快速发展和农民稳步增收的政策措施,确保国产棉花在总消费量中所占比例不低于70%。   因此,关锐捷等专家建议,将进口棉花滑准税收入用于设立棉花重大技术推广专项基金,由国家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棉花生产基础性投入力度,积极开发利用新疆后备耕地资源,加快棉花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对于棉花膜下滴灌、机械购置、推广良种、产业保险等方面给与政策性补贴,在新疆封闭式试运行,加强棉农收益的政策保障。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