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点评:国际棉价跌幅缩小 国内棉价1.4万元上下波动
一、本周行情回顾 本周(5月8日-5月12日),由于纺织品出口配额使用率偏低,以及国内调升银行贷款利率和纺织品总供给和总需求矛盾交织,五一节后纺织品市场依旧不理想,涉棉企业经营依旧十分困难,产品均在成本极限边缘运行。 从主要棉花市场看,“五一”之后,国内棉花市场行情依旧低迷,棉花企业纷纷为减压清仓销售,皮棉价格不断下调,而纺织企业购棉量依然不大,导致本周国内棉花现货销售温而偏淡,行情继续维持小步阴跌态势;电子撮合和郑棉期货交投量虽有所恢复,但在卖盘打压下呈减仓价落走势;但纽约棉花期货底部反弹,五个交易日有4个交易日报出涨情,与节日期间4跌1涨形成一定反差;受纽约棉花期货低部反弹因素影响,国际棉价跌幅明显缩小,国际棉花A、B指数较五一节期间分别仅跌16点左右;但由于我国内现货棉价阴跌及棉花进口配额偏紧,外棉对我主港报价继续回落。 受供求关系影响,连续数周时涨时平的聚酯化纤原料本周震荡回落,部分涤短生产企业正在调低报价,而粘胶短纤由于供应偏紧,本周再度上调报价,上调幅度达150元/吨左右,平均报价已达13400元/吨,最高达到13800元/吨左右,从目前粘短与棉花比价和供求状况分析,粘短仍有一定幅度的上调空间; 从纺织品市场看,由于纺织品出口配额使用率低,加上另辟出口市场效益较低,节后纺织品市场总体表现为局部好转,总体艰难。据部分纱布市场资料显示,近期由于针织汗布产销两旺,纯棉30s、40s以及涤棉针织用纱销量略有回升。另据重点生产企业反应,纱布现货销售仍不理想,询盘者减少,销价虽维持平稳,但销量有所减缩,企业经营仍较为困难。 本周其它市场情况:涤纶长丝行情延续平稳走势,报价基本稳定,个别规格小幅调整,成交平淡,市场观望气氛浓重,对后市普遍看淡;全球丙烯腈价格大涨,欧洲市场突破1500美元/吨(CIF)的水平,在外盘及丙烯价格上涨支撑下,国内市场走势稳中有升,市场中心价有望突破14000元/吨;腈纶短纤市场平稳,走量一般,进口短纤供应紧张;因下游帘子布市场不好,己内酰胺市场需求依旧平淡,价格疲软;锦纶切片价格平稳,需求一般。氨纶市场逐渐走淡,但由于工厂方面出货仍然较火,故价格方面有局部小幅的上涨;韩国PX现货1059-1063美元/吨较上周涨5美元,欧洲(FOB)PX涨2美元至1023-1027美元/吨;聚酯PTA市场仍较为坚挺,MEG贸易商询盘有所增多,报盘水平上升。 二、本周相关信息: 1、中国进口美棉签约量再度减半。美国农业部(USDA)2006年5月11日发布的美棉出口周报显示,在4月28日到5月4日的一周里,美国销售本年度陆地3.77万吨,比前一周减少39%,其中中国大陆进口1.57万吨,比前一周减少56%,中国进口美棉已连续两周对半减少;当周美棉实际装运量为10.22万吨,较前一周增加8%,其中装运至中国大陆6.27万吨,比上周微增0.4%。截止5月4日止的日历年里,美国共出口签约2005/06年度陆地棉123.59万吨,同比增加12.5%,其中中国进口签约68.32万吨,比去年同期46.31万吨增加47.5%;美陆地棉出口装运148.19万吨,同比增长17.9%,其中装运中国83.12万吨,是去年同期25.83万吨的3.2倍。 2、配额纺织品出口仍未见明显好转。由于纺织品出口配额因分配不均及招标价格偏高以及配额抄作,使有能力出口的新型企业无配额,竞争优势相对较低或根本不出口的企业(或公司)则把持大量配额,导致对欧美受限纺织品出口的配额使用率继续维持低水平。据欧、美海关统计资料显示,截止5月上旬,对美出口21类配额纺织品中,平均清关率约为14.1%,其中清关率最高的332/432/632类(袜子)为23-24%,最低的345/645/646类(套衫)1.9%;对欧盟出口10类纺织品中,平均清关率为16.5%,其中115类(苎麻或亚麻纱)32.24%为最高,其次2类(棉布)和4C类(T恤衫)分别为23.14%和20.74%,最低的5类(毛衫)为7.97%。 3、印度对原产于中国和乌克兰的粘胶纤维纱线作出反倾销终裁。2006年4月4日,印度商工部对原产于中国和乌克兰的粘胶纤维纱线作出反倾销终裁,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54033100、54033200、54033300、54034110、54034120、54034130、54034140、54034150、54034160、54034170、54034180、54034190,涉案企业一百余家,涉案金额高达1.81亿美元。印度对原产于中国的粘胶纤维纱线作出反倾销终裁结果:中国企业包括四川省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反倾销税率为3.91美元/公斤;四川省宜宾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反销售税率为4.04美元/公斤;河南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4.82美元/公斤。经多方努力,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共组织了30家企业参与应诉,最终确定了5家抽样企业。为使终裁取得有利结果,进一步收集应诉企业意见,研究下一步应诉策略,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将于2006年5月18日于成都召开此次应诉初裁总结会。 4、欧盟酝酿对我国8类纺织品进行反倾销。来自海关的一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部分非设限类别纺织品对欧出口量增价跌凸显。其中,对欧出口的第3、8、9、12、13、15、29和117类(欧盟分类标准)数量增长率已达100~6600%;特别是8、12、13、15和29类价格降幅均超过15%,已引起了欧盟成员国的关注。据从我驻欧盟经商参处获悉,法、意、西、波兰等11个欧盟成员国已于4月初向欧委会提出要求:对这些出口增长过快的纺织品类别发起反倾销调查。 5、中国棉花协会发布进口《棉花买卖合同及一般条款》。根据国务院关于“棉花协会要加快制订行规行约及棉花贸易规则,引导企业搞好行业自律,维护正常的流通秩序,促进棉花市场诚信体系的建设”的要求,在财政部专项资金的支持下,2005年3月中国棉花协会牵头成立了中国进口棉花贸易规则专家小组。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中国进口棉花贸易规则《棉花买卖合同及一般条款》终于出台,对于规范中国进口棉花贸易、维护买卖双方利益、减少贸易纠纷、促进棉花贸易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合同内容主要包括:质量、数量、价格、重量、质量检验和索赔、装运/交货日期、一般条款和仲裁等。 6、商务部下发《不正当低价出口行为调查和处罚规定》征求意见稿。为了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防止不正当低价出口行为,商务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不正当低价出口行为调查和处罚规定(暂行)》(修订草案)。该规定所指的不正当低价出口行为是指被调查人在调查期内,被调查产品以低于该产品单位平均生产成本与平均管理、销售和一般费用总和的价格对外出口的行为。要求各进出口商会应充分发挥在规范对外贸易秩序中的协调和自律作用,根据产品出口情况,制定会员企业的出口自律规则,防止不正当低价出口行为的发生。对企业不遵守行业出口自律规则,出现不正当低价出口情形的,进出口商会可依照本规定向商务部提出调查申请。法律责任:商务部对被调查人作出处罚时,应当予以公告。处罚时,可单处或并处以下处罚: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对被调查人处以3万元以下人民币的罚款;禁止被调查人的被调查产品自决定公告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的出口;对被调查人的法定代表人处以3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 7、美联储加息周期暂停 人民币流动性过剩或将加剧。美联储近日宣布,将现行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5%,同时暗示,可能将暂时停止升息,以评估利率对美国经济将要产生的影响。这是自2004年6月以来,美联储连续第16次以相同幅度加息,由于考虑到经济增速放慢与潜在通胀压力加大两种现象并存,此轮持续了近两年的加息周期有望终结。随着美元加息周期或将结束,人民币升值压力重新加大,对此,分析人士建议,我国货币政策宜早作准备。 8、茧丝价格三级跳 丝绸业吃不消。2005年至今,茧丝价格以“三级跳”的速度不断增长,种蚕热不断升温,丝绸等下游行业大呼吃不消。面对如此态势,5月8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工商总局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做好2006年蚕茧收购价格与收购管理工作,以期平稳市场。预计2006年桑蚕鲜茧收购价格(含税)为每50公斤980元(干壳量9.2克,上车茧率100%)左右,大体可以稳定在去年的水平。据了解,2005年全国蚕茧收购均价达每担970元以上,厂丝价格平均每吨21万元左右,分别比上年上涨22.6%和26.5%。业内人士指出,2005年年初至今,茧丝价格出现了三级跳的增长态势。以20/22D3A级厂丝价格为例,2005年年初的价格是17万元/吨,2005年年底达到26万元/吨,今年元旦过后价格升至33万元/吨,截至2月底,其价格更是达到创纪录的34.4万元/吨。 三、本周各主要原料市场行情表 (一)、本周国内现货棉价行情: 本周国内现货棉价继续小步下跌,229级平均指数14570元/吨,比上周平均跌12元;328级14077元/吨,跌17元;527级12727元/吨,跌13元。标准级328B棉价已在14000元/吨上下波动,内陆地区跌幅有所扩大,至本周末,安徽328B下调50元,河北下调30元,报价分别跌至14000元/吨底线。与今年最高价位的2月末相比,中高等级棉跌幅均在300元/吨以上,低等级棉平均跌幅270元/吨。受国内现货棉价持续阴跌影响,国际棉花对我主港报价再度下调200点左右。本周国内现货棉价行情及外棉主港报价变化情况如下: 1、国内棉花现货主流价 [SINOTEXTABLE] 2、主要产棉地区5月12日现货均价: [SINOTEXTABLE] 3、主产棉区现货棉价与2月末对比表: [SINOTEXTABLE] 4、外棉对我主港报价: [SINOTEXTABLE] (二)、本周电子撮合和郑棉期货行情: 本周电子撮合和郑棉期货交投量虽有所恢复,但在卖盘打压下呈减仓价落走势,尽管在纽约棉花期货周末两天底部大幅反弹的拉动,但周均价格水平仍明显低于上周。本周电子撮合日均成交量11424吨,较上周日均增加2500吨,但订货量减少1160吨,成交价平均回落213元/吨,其中5月合约落258元/吨。郑棉期货日均成交13763手,较上周日均增加2783手,总持仓55190手,较上周减仓1504手,成交价跌落134元/吨,其中5月合约跌188元/吨。 1、电子撮合交易行情: [SINOTEXTABLE] 2、郑棉期货交易行情: [SINOTEXTABLE] (三)、本周纽约棉花期货和美棉现货行情: 本周美棉现货和纽约棉花期货成交量表现不稳定,但价格呈现底部反弹走势。美棉现货日均成交4698包,较五一节期间微增428包,但各日交易量变化较大,最低成交量仅762包,最高成交达8715包,价格随期货变动,平均较前一周微涨18点。纽约棉花期货交投相对恢复活跃,周末继续放量价涨,已连续三周增仓。本周日均成交12628手,比节日期间日均增加1453手,累计持仓159833手,增仓8714手,已连续三周增仓,三周总增仓量达16902手,成交价呈明显反弹态势,五个交易日有4个交易日反弹,周均成交价57.51美分/磅,较上周涨127点,其中10月合约涨32点。 1、纽约棉花期货交易行情: [SINOTEXTABLE] 2、美国七地市场棉花现货行情: [SINOTEXTABLE] (四)、本周化纤原料行情: 本周国际原油价格继续在70美元/桶上下波动,原油价格的高位运作,使化纤原料在成本上升和接盘能力低下而面临尴尬局面。连续数周时涨时平的半光聚酯切片行情走软,个别厂家报价下滑,市场主流报价虽维持原位,成交价格有所下滑,目前主流价10200元/吨,较上周跌50元左右;涤纶短纤市场走势开始回软,部分涤短生产企业正在调低报价,交易中优惠让利现象也有增多,目前主流价在10700-10800元/吨左右,较上周落近30元;由于近期粘胶短纤供应仍然偏紧,因此部分工厂继续上调价格,主流价升至13400元/吨,最高达13800元/吨,较上周平均提涨150元左右,从供需状况和棉花比价分析,粘胶短纤仍有一定的上调空间;本周粘胶长丝市场供应紧张的矛盾有所缓解。 1、化纤原料主流价 [SINOTEXTABLE] 附件:5月10日部分纺织重点企业产品报价和原料采购价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