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三师春耕春播正酣 全师已播种棉花五十三万亩
经过三天的焦急等待后,4月13日,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各农牧团场的棉田里再度传出隆隆的机耕作业声,人们正以高昂的斗志抢抓农时,播种补种,破碱壳出苗,以日均七万亩的速度抢播棉花,力争夺取风雨灾害后一播全苗。截至4月14日,全师已播种棉花53万亩,占总面积的60%。 4月9日至11日,农三师喀什垦区、麦盖提垦区、小海子垦区出现多年来少遇的春季低温天气,8级大风和连续阴雨天气席卷垦区各农牧团场,大风、降雨、浮尘使夜晚气温骤然降至零度以下,使各种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并使春耕春播工作无法正常进行。风雨灾害一出现,全师上下立即投入抗灾、减灾、生产自救战役中,各族职工群众根据师团党委的部署,采取放烟、补种、破碱壳、中耕等积极救灾措施抗灾自救,4月13日气温回升后,各农牧团场春耕春播工作又立即全面重新展开。为提高地温、保墒,棉农开始对受灾棉田进行中耕。记者在各团场播种现场看到,由于受到去年春耕生产的影响,精量点播地膜机被承包户抢着用,而一般播种机都被冷落一旁。用师市党委书记、政委、市人大主任杨福林的话来说,就是精量点播既节约了种子减少成本,又对减少承包户劳动强度、提高棉苗营养生长、促进棉苗早发有直接和间接作用,这是对职工减负的具体体现。 4月11日至15日,杨福林率师市党委办公室、宣传部、政研室等部门的领导深入各垦区对62个连队和部门、83个点进行了调研,他要求各团场要迅速组织技术员对所有受灾棉田进行调查,掌握已播棉田的棉种发芽、烂种情况,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进行补种、解放棉苗;对已显行受灾棉苗不能大肥大水,应适度管理;确实需要重播的棉田立即动手重播。 杨福林在调研中指出,林果业要依靠科技优化品种,坚持走矮化密植发展道路。各农牧团场要尽快提升现有林果业的生产水平和效益,推广矮化密植技术,掌握果树矮化密植栽培技术和模式,以及果树整形剪枝技术。要在红枣、核桃、石榴的种植技术、提高成活率的研究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做好发展红枣、巴旦杏、核桃、石榴等林果基地的规划布局,提高育苗质量和水平,高标准、高起点发展林果业,真正使林果业成为职工增收的主导产业。要认真研究林果套种棉花模式,可以让巴达杏、红枣、核桃套种棉花,膜上还可点播小茴香,既节约水肥,又增加经济效益。套种时要注意果木和棉花的水肥种植需求和技术要求。 杨福林指出,在畜牧业发展上要依靠科技建设畜牧业良繁体系、饲草饲料体系、疫病防治体系、科技服务体系、畜牧业加工流通体系,走科技兴牧之路。要不断提高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要在品种更新、特色养殖下功夫并取得突破,要引导职工加快规模化养殖和养殖小区建设,看准市场,抓住时机,利用集体、个人力量发展养殖促增收。要在林果业起步后的两三年时间内带动畜牧业发展,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饲草业,推动畜牧业的发展。发展畜牧业也不能盲目,要适应市场需求。在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苗木基地和温室大棚上体现科技示范作用和引导作用,把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打好时间差、空间差,引导职工提高对反季节蔬菜价值的认识。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