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棉业不稳危及棉纺行业 呼吁创建公平竞争环境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6-4-20 14:10:50  

记者在山东、江苏、广东等地调研发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几年来,棉纺行业出现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然而由于多年来我国棉花生产、加工行业的不稳定,企业在棉花的生产、流通、加工等多个环节都存在国内成本高于国外的现象。棉纺业内人士呼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扶持棉纺产业,为企业创造一个参与国际竞争的公平环境。 1997年棉花市场化改革后,棉花产量逐年下滑,加工能力不断增加,供求缺口越来越大。2005/2006棉花年度,棉花缺口达到400万吨,棉农收益不增反降,近年来种棉收益跌幅超过50%。专家认为,在我国的纺织产业链中,棉花的种植和加工是最基础的环节,也是国际竞争力最弱的环节。近年来我国棉花产业的不稳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种棉面积持续下降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杜珉介绍,1999年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后,棉花市场出现一个怪现象:一方面棉花需求每年以约10%的速度递增,国内棉花市场供不应求,出现短缺;另一方面,农户植棉收益不稳,总体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棉花的大工业使用与小农户生产的自然属性与商品属性产生了矛盾,以及我国政府大大调减了对棉花生产的扶持与补贴政策等,这些成为影响棉农植棉收益的主要原因。 棉花单产增速减缓,棉花价格波动幅度加大。按国家统计局资料,1999-2004年6年间,我国棉花年均播种面积6890万亩,比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前的20年平均面积减少1138万亩,减幅为14.2%。1999-2003年5年间,棉花平均收购价格波动幅度有两年超过了50%。棉价大幅度波动导致棉农植棉收益不稳,总体下滑。1993-1998年6年间,棉农收益为219.48元/50公斤,1999-2004年6年间,棉农平均收益下降为102元/50公斤,平均收益在棉花市场改革后跌幅超过50%。山东省滨州市典型调查显示,2004年种棉每亩纯收入为290元,比2003年减少了536元,减幅达到65%。由于种棉与种粮之间存在明显的效益差距,种棉面积出现大幅下降。据农业部2005年5月调查,山东省种棉面积比2004年的1588万亩减少300万亩,减幅20%;安徽省比2004年种棉面积减少近100万亩,减幅为18%。 收购流通市场混乱 “目前的形势令棉花收购、加工企业不知所措”,江苏省棉麻集团董事长陈良俊告诉记者。2005年,我国自产550万吨棉花,消费达到950万吨,缺口达到400万吨。目前,纺织企业需要申请进口棉花配额,发改委发放配额时很头疼,几万家企业争抢配额。企业一方面争抢原料,另一方面又不敢轻易下手,害怕对成本无法控制。因此,在我国棉花产业中,既有原料紧缺,又有市场销售的问题,还有国家产业稳定与贸易摩擦的问题。 陈良俊介绍,每年棉花上市与配额发放之间有几个月的缺口,企业在这段时间里感到无所适从。每年9月新棉上市后,国家为保护棉农利益,对棉花配额发放的时间、税率、数量都没有及时公布。收棉企业无法估计棉花市场行情,不得不高价抢购棉花,造成市场混乱。到了年底发放配额时候,由企业统一申报,发改委按资质发放,但又没有统一的标准,还是倾向于照顾几家大型企业和大型公司,没有体现出公平竞争,给经营者带来很大的风险。 江苏省纺织集团总工程师林厚馀说,直到现在国内还没有权威部门发布棉花供求统计数据,企业只能通过各种民间机构公布的数据指导生产经营,而来自不同机构的数据往往出入很大,令企业无所适从。例如2005年3月份,在70万吨进口棉配额预分时,有关机构统计2005/2006年度我国棉花市场的供需缺口是150万吨-200万吨;但在去年6月召开的上海国际棉花会议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预测,其供需缺口为320万吨。林厚馀说,棉花产量在有些地方是干部拍脑袋得出的结果,很不准确,因为市场信息不畅,往往是丰收年越收越多,歉收年越收越少。 加工环节产能过剩 江苏省棉麻集团董事长陈良俊介绍,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用的大部分都是老设备,生产技术和工艺落后,管理手段落后,产品档次不高,内涵式发展的比重低,主要靠规模效应。 棉花流通放开后,各地供销社衍变出许多公司,继续经营棉花。经营主体分散,造成无序竞争、市场混乱,没有一家能对市场产生影响的企业。江苏省有1000多家收购棉花的企业,其中只有400家有合法执照。大型轧花企业收不到棉花或亏本经营,无证经营者成本低、风险小,可以低价竞销,造成“千军万马”经营、加工棉花的现状。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几年来,棉纺行业出现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然而在棉花的生产、流通、加工等多个环节都存在国内成本高于国外的现象。按照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同期统计数据,2004年,我国棉花进口量占世界进口贸易总量的1/4,进口棉花占国内棉花消费量的1/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3年间,中国分别进口了71万吨、87万吨和190万吨棉花,特别是2003年进口棉花约占到当年国内棉花总产量的30%,美棉又占进口总量的1/2。美国对棉花的补贴量占世界棉花补贴总量的3/4,很大程度上造成国际棉价低迷。这些对中国棉农生产、收入和就业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影响到我国棉纺织行业的稳定。棉纺行业的新一轮高新设备投产还在延续,预计棉纱产量将继续增加,今后棉纺产品、质量、价格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业界专家呼吁,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扶持棉纺产业,为我国棉纺业创造一个参与国际竞争的公平环境。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