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价大幅上涨:上周(2月10-14日)国内棉花市场评述
国内棉价在经历春节假期的酝酿于节后迅速攀升,与1月27日现货价格比较,1-4级棉价平均涨幅达400-500元/吨左右。 节后第一周(2月10-2月14日)国家棉花价格指数 Cncotton A 周均价11679元(每吨,下同),较节前最后一周上涨428元,涨幅达3.8%,Cncotton B 暂无报价;129级、229级、428级周均价分别为12115元、11914元、11679元,分别较节前最后一周上涨394元、359元和377元。 上周国内棉花市场特点是:棉花销售价格上涨迅速;经营企业存棉惜售心理加剧、纺织企业仍以观望为主;市场有价无市现象突出,实际成交量不大。 上周国内市场棉花销售价格快速上涨。截止目前,除西北内陆地区,国内328级棉销售均价在11800元以上。以2月14日国内现货价格为例,当日 Cncotton A 指数11792元,较节前上涨505元,涨幅达4.5%。西南地区新棉销售均价仍为国内最高价,当日该地区129级棉均价12500元,328级棉均价也已超过12100元,均较节前上涨500元左右。该地区229级棉成交价格高达12700元。 受节后国内棉花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更多的棉花经营企业对后市价格继续攀升信心十足,因此存棉惜售心理愈来愈重,这种状况使得市场资源紧张表象更为突出。大多数经营企业不断调高销售报价,他们认为今年5月份价格将达到一个高点,因此并不打算销售棉花。有经营企业看好并已投入现货进行电子撮合交易,他们认为这种远期合约买卖方式既可降低经营风险又能保证可观的利润。 虽然纺织企业购棉意愿强烈,但迫于棉价过高,普遍持谨慎观望态度。与经营企业较为乐观的态度不同,对于市场后市变化,他们认为,后市棉花价格上涨空间有限,上涨时间也不会太长,因此并不急于购进棉花。 由于1月以前新疆棉销售进程很快,多数疆内经营企业余棉不多,加之近期自治区政府协调优先向疆内纺织企业供棉,因此春节过后新疆棉向内地供应明显偏紧。多数较大规模的疆内经营企业已停止对外报价,少数地方棉麻公司产地报价也较节前上涨了600元左右。2月10日左右,229级棉产地提货均价在11800元左右,内地到货价在12200元以上,个别高达12400元。但到15日前后,同等级棉内地成交价普遍涨至12500元以上,137级长绒棉产地提货价已由节前的19000元左右,涨至19600元。 上周国内纺织品销售价格略有起色,但销量方面并不理想。从国内各纺织原料市场了解,由于美伊战争阴影导致原油价格上扬,PTA、EG涨幅均在1000元/吨以上。受此影响,涤棉纱价格普遍上扬,纯棉纱和混纺纱价格也有不同程度地上涨。2月11-12日萧山、绍兴市场棉纱报价较节前上涨近千元,纯涤纱多数品种报价上调1600元左右。西南纺织市场棉纱销售顺畅,32S、40S纱价格继续攀升,32S纱售价17500-18000元,另外坯布价格较前周平均上调0.2元左右。 上周国际现货价格继续上扬,由于近期国内现货价格上涨较快,因此国内现货价格与进口棉价差逐渐缩小。 Cotlook A 指数周均价58.26美分/磅,折人民币含税价约12002元/吨(不含关税及通关费用),较前周上涨136元/吨,高于Cncotton A 指数300元/吨左右。上周美棉C/A MID 1-1/8″(相当于国内328级稍逊)中国主港报价62.21美分/磅,折港口完税价13143元/吨,较前周上扬249元。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