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A:国际棉花市场呈现紧张迹象
美国农业部的12月份报告预测显示,美国和世界的棉花产量和库存量均下降,国际棉花市场呈现较为紧张的迹象。在美国,产量预测较11月份下降44万包,反映了在德克萨斯、东南部和中南部的收成估计数下降。整个产棉区,单位产量预测下跌至每英亩648磅,明显低于去年的705磅,但与5年平均数相符合。美国国内消耗量预测较上月和上年度均下滑20万包,下跌至750万包,是1986/1987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更与美国统计局年消耗量的年日历月度平均数一致。出口量保持不变,为1080万包。美国市场年度对预定交付给中国的销售量和装运量,目前较一年前的水平提高658%,抵销了美国出口量潜力向下的趋势。由于美国棉花产量的下降数抵销了需求量的下降数,期末库存量预期下跌30万包至650万包,使库存量对用量的比例趋于紧张,从11月的36.8%下降至35.5%,是3年中的最低水平。 在世界范围内,棉花产量预测较11月份下降70万包以上,至8740万包,其中,澳大利亚下降50万包,美国下降44万包,阿根廷和埃及各下降12.5万包,抵销了印度30万包的增加数量。在澳大利亚的主要产棉地区持续的干旱和闷热,预期造成产量较去年暴跌53%,至150万包,是13年中的最低水平。世界棉花消耗量预测增长至创纪录的9640万包,处于领先的中国工厂耗用量增加25万包。2002/2003年度中国的消耗量预测上升至创纪录的2700万包,较去年增加6%,并较4年前增加44%。中国消耗量的增长是由强劲的出口贸易所推动,中国棉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量的年日历进度,攀升24%至创纪录水平,出口装运涌向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墨西哥和美国。棉花产量的下降结合世界工厂耗用量的增加,促使期末库存量的预测数较上月份下降几乎120万包,至3880万包,为1996/1997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使库存量对用量的比例(不包括中国)稍趋紧张,从11月份的43.7%下降至42.5%。 美国国内和国际棉花价格继续在接近50美分的水平上波动,在11月份期间,纽约期货价格上升较快于“A”指数,从夏季以来,这两种价格之间的差距缩小至最狭小的范围。随着美国的棉花收成接近结束,价格能否持续坚挺,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能否重新成为美国棉花的大客户。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