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棉种植必须实行产业化
据新华社报道:在我国,现有彩色棉的价格约为白色棉价格的3倍,虽然彩色棉的单产只有白色棉的3/4,但棉农还是能从种彩色棉中获得较高的效益。在国外,1992年日本曾以每公斤54元的价格在我国收购彩色棉,其价格为当时白色棉的9倍;1993年美国棕色棉和绿色棉的价格分别为白色棉的3.3倍和8.3倍;1995年法国报道每公斤彩色棉价格为40~80法郎,是白色棉的4~8倍。在我国种植彩色棉,有人测算每667平方米可增收200元左右。 目前,世界上开发彩色棉的国家达20多个,其中美国的彩色棉开发为世界领先水平。美国采用远缘杂交和转基因生物技术手段,已培育出浅红、浅绿、浅黄、浅褐、灰褐等多种彩色棉花。我国对彩色棉的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和浙江、湖南、河南、新疆、湖北、甘肃、江苏、山东、山西、四川等省的有关单位,先后立项研究,育成的新品系很多。例如中棉所1995年选育的彩色棉新品系棕絮1号、四川棉花所选育的棕絮和绿絮等5个杂交新品系、湖南棉花所1994年育出的绿绒杂种等。湖南棉花所还在甘肃敦煌成功试种了彩色棉,开了我国彩色棉生产的先河,该所还培育出了浅绿色棉花品系等。在彩色棉的产业化开发上,短短几年,我国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目前我国彩色棉的开发进展很快,已培育出棕、绿、灰、黄、红与紫等色泽的一批新品系,种植面积也由1998年的300平方公里飞跃到1999年的2000平方公里,其生产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 发展彩色棉生产,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借鉴国外经验,在发展彩色棉的地区成立一个彩色棉产业化开发领导小组,以协调解决产业化各方面的矛盾,加强协作,促进产业化进程。 二是选择引导一些公司(或企业)融科研、种子、皮棉、纱线、布料与服装加工、销售于一体,由龙头企业带动基地种植,让棉农通过订单种植,获得较高的效益。 三是加强育种和栽培研究,利用远缘杂交和生物技术,解决目前彩色棉普遍存在的品质和产量不高、色彩不稳定等问题。 四是搞好彩色棉生产繁殖与隔离,彩色棉品种的生产繁殖,必须实行隔离种植、封闭式管理。我国可按区域化种植,有计划地选择植棉县和设备完好的良种场站,承担彩色棉的原种生产和良种繁殖。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