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农业:棉花三问 质量之“花”怎样开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02-12-9 8:48:04  

棉花:产量大,就是“老大”? 自神农氏尝百草始,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开始种植棉花了。正是因为这种农耕文化的数千载积淀,河南省内黄县的棉农丁百川才对记者提问哂然一笑:“你说啥?俺不会种棉花?俺在棉田里一滴汗摔八瓣已经摔了30多年了,棉株长芽声,都听得真切呢!” 老丁的话虽有些夸张,但所言非虚。依靠世袭经验的传承和现代农业科技的普及,要说种棉花,农民早已不在话下。古代,“中国棉”的种植就遍及神州,随着丝绸之路的驼铃声,“中国棉”的声名远播他乡波斯。时至今日,我国棉花的年产已达500万吨,名副其实的世界老大。 可是,这个“老大”实在不好当。随着棉花体制的改革,多年来形成的由国家“包收”棉花的供销体制正在淡出历史舞台,棉农的市场角色也因此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一个只关心种棉花的农民变成一个既要关心棉花种植也要实现棉花销售的农民。而这种从市场附庸到市场主体的角色飞跃,使棉农有些“发晕”,就像不少棉农说的那样:“俺种了一辈子棉花了,现在发现自己不会种了。” “晕”在哪里?棉花价格的市场波动。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棉花价格就一直让农民千般苦恼:2元/公斤—3元/公斤—2元/公斤。棉农心知肚明,一旦跌破2元/公斤,不少棉农就会赔本。 近些年,国家计委会同农业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多次提高棉花收购价格,旨在提高棉花产业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激活农村经济。可是,美国棉、埃及棉凭借其优良品质在国际棉花市场上纵横驰骋,“中国棉”一出棉田就遇到强劲的国际竞争,原来政府设定的棉花价格面临着冲击。因此,必须在质量上同国外棉花比肩,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棉”价格上的突破。 诚如棉花专家所言,光有数量规模,没有质量规模,这个棉花“老大”本身的经济意义就不充分。 棉绒:“长”了好,还是“短”了好? “哪种棉花质量好?是长绒(绒:指棉纤维)的好,还是短绒的好?”记者问。 自称“老把式”的农民丁百川有些支吾:“过去都说长绒的好,现在也有说短绒的好。究竟哪个好,我也说不清。” 其实,这也不能怪老丁。相当长一段时间来,长绒成了各界认定棉花质量优越的唯一标准,而市场价格也在推波助澜,使长绒棉风光之极,即便现在,长绒棉价格还是平均高出短绒棉6—8个百分点。 市场价格这么高,为什么不能大家都来发展长绒棉呢?长绒棉对气候和土壤的要求十分严格,而我国最适合长绒棉生长的新疆大陆性季风气候并不是内地各省区所具备的,让不同的生态区和生态亚区都来种植长绒棉,气候条件并不十分具备。再说,你种我种,长绒棉供应出现剩余,价格走低是必然的。 农业部计划司发展计划处处长周应华博士分析说:“并非说长的就好,短的就不好。哪个好?市场说了算。你的质量上不来,谁还会承认你的产品?” 其实,长绒有优质棉,中短绒也有优质棉。正如棉农老丁所看到的,市场不仅买长绒棉的账,也买中短绒棉的账。那些灯心绒厂家、帆布厂家等都大量需要短绒棉。 那么,怎么衡量棉花质量优劣?国际上有两个标准:其一,你的马克隆值如何?马克隆值是棉花细度和成熟度的综合指标。其二,乌斯特公报所体现的你的质量优势何在?国际上对棉花物理性能指标的分析,瑞士乌斯特公报最有权威性,它是由乌斯特公司代理商、海外伙伴和直接的客户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的纱线和纤维试样,并进行实际测试来制定的,反映了全球棉纤维的质量状况。 比照这样两个国际标准,“中国棉”的各项指标大体处于中游水平。这表明,目前“中国棉”在质量提高层面具有广阔的空间,预示着深厚的市场潜力。 外卖:提高棉花质量要过几关? 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棉花质量工作会议上说:“当前,提高棉花质量必须要过两关。一是市场经济关,二是数量、质量和多样性关。”其实,这两关合起来是一关,就是棉花得到市场认可的门槛。 当前的棉花市场是一个多样性需要市场。厨师们常说:众口难调。对棉花需求“口味”的多样性也很难“调”:东家厂需要长绒棉,西家厂需要短绒棉,还有的需要不长不短的绒棉。 从国内纺织工业看,目前,我国在册的规模以上的纺织企业达到21411家,而2001年纺织工业总产值为8895亿元,实现利润268亿元。从外贸情况看,2001年全国棉制产品出口170亿美元。纺织工业所需原棉中,有许多是从国外进口的。因此,“中国棉”满足多样性需要的市场在国内就有广阔的空间。 怎样满足纺织工业的不同需要?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喻树讯认为,根本之计,在于抓棉花品种,要在育种、繁育和推广方面下功夫。 其次,要具备专用品种的规模化种植。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陈萌山认为,专用品种规模化的种植,是当前棉花产品专用化的核心。目标是建立专用化规模化的棉花种植基地,来提高棉花生产水平,保证质量提高。 满足纺织工业多样性需要,还要解决棉花“三丝”问题,把这个多年不克的顽症对棉花品质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棉花“三丝”是指异性纤维、染色棉纤维、毛发等棉花杂质。这些在棉花采摘环节中产生的杂质,严重地影响了棉花的质量,使棉花在纺织精度方面打了折扣,从而降低了棉花原料的等级和价格。 河北辛集市良棉轧花厂厂长赵根旺告诉记者:“大河有水小河满,棉花质量提高了,我们加工厂也尝到了甜头。去年厂子收购7000万元的棉花,加工后实现销售额8300万元,毛利就是1300万元!” 其实,市场规律就是这么“僵硬”:好货才能卖出好价钱。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