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棉收购专题之六十二]河北新棉销售过半价格依然坚挺
近期河北新棉收购价格依然坚挺,供销社系统棉花企业新棉销售已过半,纺织企业对目前的棉花价格感到压力较大。 从河北省供销社了解到,截至11月20日,该省供销社棉花企业累计收购皮棉115251吨,比去年同期减少61899吨,减幅35%。目前,全省收购工作已近尾声,虽然后期棉花质量有所下降,但一方面棉农仍有惜售心理,另一方面受与山东交界地区价格的影响,省内收购价格依然坚挺,大多在2.2-2.3元/斤。目前,全省供销社棉花企业皮棉加工量占收购量的80%左右,销售已过半。229级新棉销售价格在11500-11600元/吨左右,加工质量好的甚至可以卖到11800元/吨,客户多来自浙江宁波一带。329级销售价格在11100-11200元/吨。 受铁路运力制约,新疆棉在河北所占比例不大,前期具备一定价格优势,329棉到厂价在10700-10800元/吨,现已逐渐涨至11000元/吨,价位与省内棉基本持平。据用棉企业反映,从新疆棉加工质量上看,兵团好于地方,供销社棉花企业好于私营承包企业。 从石家庄等地纺织厂了解到,目前的棉花价格已基本达到企业承受极限,多数企业只能依靠不同系列产品之间的盈亏互补(如涤棉系列和纯棉系列)以求总账平衡。而未来三个月将是纺织企业面临的最艰难的时期,一方面,年底和明年初的节假日将带来布厂及服装生产的减少,导致对原料需求的减少。另一方面,原来业内曾预计广交会后,布的价格将有所上涨,但从实际情况看,非但价格未涨,还出现微跌的趋势。在这种情形下,前道原料棉纱价格缺乏有力支撑,而棉花价格的上涨只能由织厂来承受和消化,不少企业反映压力较大。 据悉,由河北省计委牵头,省经贸委、省农发行、省供销社等七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将兵分三路分赴全省主产棉市县,就棉花购销、市场管理、资金使用、质量监督、异性纤维及开放市场等方面展开实地调研。(C3002)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