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价止涨回稳---11月中旬国内棉花收购情况述评
11月中旬,国内主产区棉花收购价格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据中国棉花网价格监测显示,15日以前,收购价格仍然持续上扬,但很快有所回落。中旬内地收购均价为506元/担,比11月上旬上升6元/担,但本周(11月16日-20日)均价较上周回落2元。新疆地方收购均价仍然有所上升,但涨势渐缓。中旬新疆地方均价为435元,较上旬上升15元/担。 11月中旬以来,国内多数产区籽棉收购价格均或多或少出现了回落,如安徽省329级籽棉收购价格由11月上旬的2.25-2.30元/斤下降至目前的2.15-2.25元/斤;河南省周口地区329级棉由2.30元/斤跌至2.20-2.25元/斤,平均下跌0.05元/斤左右。低等级籽棉收购价格跌幅更为明显,湖北、湖南、安徽等省一些地区4-5级籽棉收购价格甚至回落至2.00元/斤以下。 但随着国内许多地区棉花收购进入尾声,近期不少地区反映衣分降低明显。据监测,11月中旬,内地除江苏、湖北等少数地区收购的籽棉尚能达到38%左右的衣分率外,多数地区衣分降至34-36%,较11月上旬以前平均下降1-2%。而在目前的价格水平下,以相同价格收购籽棉,每降低一个衣分率,皮棉收购价格往往要提高十几元,这也是导致11月中旬皮棉收购价格仍较上旬有一定程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造成本周国内籽棉收购价格较上周回落的主要原因,据中国棉花网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受品级降低的影响。目前收购的籽棉多为3-5级,纤维长度平均较上月下降1mm左右。冀鲁豫等一些地区以收购剥桃棉为主,品级很低。这些籽棉每斤收购价往往较好花相差0.15元以上。 二是受近期国内棉花销售价格回稳影响。由于不少地区棉花销售价格稳中有降,经营企业对价格继续上涨的期望有所转变,在加紧销售新棉的同时,也适当调整了籽棉收购价格。据本网了解,近两日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海一些地区同等级棉籽棉收购价格较上周调减0.05元/斤。 三是受资金不足的影响。据了解,越来越多的企业由于资金占压严重,周转困难,减缓或索性停止收购;加上近期不少纺织企业和民营企业退出了收购市场,争抢资源的状况得到有效缓解。 有趣的是,随着收购价格的回稳,棉农交售籽棉的热情不减反增。据河南周口、安徽固镇等地企业反映,近日棉农交售籽棉的积极性明显提高,高等级棉的收购比例较11月上旬有所增加。 (C3002)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