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棉工坐飞机返乡
11月初,西北边陲,晚秋的阳光依然温暖如春。 5日这天一大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2团场办公大楼门前广场,彩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团党委书记郑世良、团长张智凌等数百团、营、连三级干部,像欢送亲人,在夹道欢送180多名山西平陆和其它省份的农民采棉季节工“拾花能手”步入先进表彰会场。 其中,来自河南汝南的农民采棉工顾美翠、李莲和来自山西平陆的农民采棉工李玉贤三名“拾花能手”,均获奖乘坐飞机返故乡。 今年,142团采用膜下节水滴灌等高新技术种植的10多万亩棉花获得好收成。但是,采棉季节工奇缺。于是,全团30多个植棉连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河南、山西、四川、甘肃、宁夏等全国10多个省区接来农民采棉季节工6000多人。其中,山西平陆县委、县政府获悉142团采棉工奇缺的信息后,及时于8月底组织了1600多农民工,在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张伟定、原县政法委副书记李跟贯等同志的带领下,走出大山,来到西北边陲的石河子垦区142团农场支援“三秋”采摘新棉。 6000多采棉季节工在142团一望无垠的棉田里,发扬我国农民勇于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每天在棉田里坚持拾花10多个小时,拾花日工效大都在5—60公斤以上。在紧张的9、10两个月拾花时间里,全团采棉季节工检拾回籽棉1.2万多吨,几乎占全团籽棉总产的50%。同时,6000多农民采棉工、杂勤工共获得采棉劳务费达1100多万元,人均收入近2000元。其中,山西平陆县参加拾花的1400多农民工共为142团拾回籽棉3000多吨,还有200多人为拾花工服务。为此,平陆1600多农民工共获取拾花劳务费161万元,人均收入1000多元。 来自河南汝南的农民采棉工顾美翠、李莲两名女青年农民,在棉田里展开了“拾花对手赛”,她们拾花天天创高工效。顾美翠40天累计拾花多达6272公斤,日均拾花156.9公斤,最高日拾花216公斤,被大伙誉为“采棉机”;李莲40天累计拾花也多达6001公斤,日均工效达150公斤,成为142团农民采棉工的“拾花亚军”。 为表彰农民采棉工支援西部大开发的无私奉献精神,进一步调动内地农民工来疆务农的积极性,142团党委经研究决定,拨出数万元专款表彰奖励186名拾花能手及先进农民工带队干部。其中,全团农民采棉工“拾花冠军”顾美翠、“拾花亚军”李莲李和平陆“拾花冠军”李玉贤三人,各获奖一张价值1500多元的飞机票。 (C3002)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