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16省投资增幅超过35%
今天,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06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7822亿元,同比增长16.7%,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363亿元,同比增长21.3%。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指出,当前工交行业经济运行中存在投资增长快、产能过剩等五大突出问题。 朱宏任说,一些地区、行业投资增长过快。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8%;全国投资增幅超过35%的省份有16个;制造业30个行业中,投资增幅超过40%的有16个。投资增速加快使不少地方存在主要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倾向;少数地方出现落后项目又死灰复燃的情况。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压力继续加大。一季度,钢铁行业销售收入同比仅增长6.3%,利润下降57.1%,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上升1.3倍。平板玻璃平均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7.5%,净亏损6.2亿元。 部分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快。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上涨超过15%,国内铜、铝期货价格涨幅分别超过35%和10%,国内糖价主产区价格今年2月上旬突破5500元/吨。 局部性、时段性煤电油运紧张仍存在。上海、陕西、河南、甘肃等地天然气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广东、云南等地仍存在拉闸限电;西北、东北、西南地区铁路运力持续紧张。国内外成品油价差仍较大,炼油行业全面亏损,保证国内油品稳定供应的压力很大。 工业品出口面临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随着去年中欧、中美纺织品出口数量协议的达成,纺织品出口摩擦有所缓和,但轻工行业贸易摩擦呈上升趋势。今年以来,欧盟相继对我国皮鞋、家电产品出口采取反倾销措施,将对我国相关产品出口的稳定增长带来较大影响。 朱宏任认为,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强煤电油运综合协调,促进重点行业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推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