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配额制度下纺织品外贸分析与预测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6-4-24 9:36:56  

正在此间举行的第99届广交会是我国实行新的纺织品配额制度后的首届交易会,此前一星期各企业均以业绩分配和招标的方式获得了配额。总的看来,我国纺织品贸易今后两年将保持相对平稳的格局,企业产品价格及利润空间变化较小,但未来遭遇反倾销的可能性较大。 由于厂商对现行配额制度存在意见较多,商务部和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计划对配额制度进行修订。业内人士提醒,在今年10月秋季交易会举办前,新的分配方案出台的可能性较大,企业应提前做好准备,“尽可能使用完所有配额”。 分配制度导致企业竞争激烈 根据2005年签署的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2008年前我国相关纺织品的出口年增幅被限定在8-12.5%和10-17%之间。商务部随后出台相应管理办法,将协议量的70%按照企业出口业绩进行分配,另30%则分两次(第一次为其中的60%,第二次为40%)公开向市场招标。 商务部为此在去年7月、12月先后进行了输欧、输美纺织品第一次业绩分配和招标,今年4月初进行第二次分配和招标。完成于4月12日的最后一次招标数量包括预定的第二次招标数量(全年招标数量40%)和第一次招标中标企业的弃标数量,总量分别占输欧协议量的12.42%、输美协议量的14.33%。 第二次招标的过程和结果显示,有资格参加投标的企业是34074家,其中8566家投了标,7815家投标成功(一类产品中标一次为一家,同一企业则依次重复计算),5107家中标,84家被废标,中标率达到65.35%。 商会证实,3万多家企业中只有8千多家投标表明很多企业还太小,根本没有能力参与竞争。但除了投标外,由于70%对欧美出口量是按照全球业绩分配,今年有18704家企业获得了配额指标,这一数字是2005年对欧美出口企业总数的3.27倍,这使我纺织品出口总体上竞争趋于激烈,而且更难形成价格协调机制和出口预警机制。 商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没有哪家商会拥有18000个会员,“协调工作根本无从谈起,市场秩序有了新问题”。 第二次招标结果说明市场趋于稳定 中标率高表明多数企业对市场的判断趋于稳定。 首先,考虑到第一次招标的中标价格较高,许多企业投标前认为此次中标价格将出现下滑。负责招标的商会证实招标完成后,总体上竞标价格是在下降,但是有201条投标价格明显背离的市场趋向,导致84家企业被废标,这也证明存在炒卖的可能性。 其次,中标企业集中率高。全国来看,广东企业多、广东里面深圳企业多。商会承认这基本符合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的现实状况,但还是在广交会参展企业里引发了不少质疑。据一些企业反映,广东深圳等地就有一批公司和个人通过各种渠道“报高价”获得配额指标,然后转卖;。 第三,“潜货”问题比较突出。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将大量货物不贴明出产地和品牌,而是转运到东南亚和港澳地区后再贴牌出口,这种“潜货”量持续增长,易引发更多的贸易摩擦问题,需要引起警惕。 第四,招标后也有一些品种价格是在上涨。山东即发集团总经理杨玮东说,输欧配额竞争相对缓和,价格与第一次招标时中标价格基本持平;输美产品中标价格有所上涨,部分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以即发对美出口量较大的袜子为例,此次中标价格为8.6元/打,与2005年底第一次招标的最低中标价格4.95元相比,价格几乎翻了一番。 协议下欧美市场将保持平稳增长 招标结果出台,业绩分配可申请数量公布,对于广交会上的国内纺织企业而言,前景明朗了许多。广东省丝丽国际集团服装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庆增说,公司今年全年的配额基本定下来,对第99届广交会接单非常有利,至少不会再出现去年那样面对定单“接与不接”两难的被动局面。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表示,中欧、中美协议中涉及的受限制类别产品占目前国内所有该种类产品出口额的40%,协议使这部分商品总体上有了10%的固定增长率;预计全年我国纺织品出口还将保持稳定增长,但增幅肯定没有去年高,预计在15%左右。平稳增长成为2006年纺织品出口的“主色调”。 广州市纺织品工贸联合进出口公司总经理黎国能说:“配额确定之后,公司可以根据分到的数量接单,采购商也可以放心下单,预计这次欧美客商会来得比较多,成交会比较理想。”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对欧美出口服装单价有了大幅度的攀升,统计显示,其中对美上升了15%,对欧洲上升了28%。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说,为了用好有成本的配额,企业自然要卖高档商品多赚钱了,“这是一个好趋势。” 配额令大中小企业感受不同 业界一般认为,现行的“业绩分配+招标分配”机制比较有利于大型企业和外贸集团,而生产工厂和中小企业获取较多配额的可能性偏低。总部位于北京的中纺国际服装公司部门经理宋书成说,该公司长期以来从事外贸,配额相对而言不构成大问题。 然而,配额制度约束了中小企业参与外贸的可能性。据统计,我国2005年共有3万多家企业从事出口,但只有8000多家参加第一次投标,7000家参与第二次投标。 尽管如此,现行的分配体制还是让许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感到不满。一些企业认为,现有机制按照“全球业绩”而非主营市场业绩分配容易造成配额成本的浪费。业界翘楚、上市公司江苏舜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小建说:“很多企业以往主要对日本、韩国等无配额市场出口,现在也能按照出口业绩分到欧美市场的配额,这些配额很多都被浪费了,或者被倒卖,增加了其他企业的成本。” 商务部考虑修改分配机制 纺织品商会有关人士表示,从去年分配机制一出台,企业就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反映自身实际情况,目前商务部和商会也开始考虑对制度进行修改,以更好的符合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的需要。 一些企业则批评,为了追求公平,现行机制的分配结果过于琐碎,增加了交易的难度,同时提高了企业的成本。此外,由于配额可以交易,也存在中介机构囤积居奇的情况。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姜哲表示,配额体制不是一成不变的,将根据企业的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业内专家认为,纺织品配额机制调整的方向是“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寻求平衡点。”曹新宇说,现行的机制主要考虑的是“公平公正”的问题,因此在制度设计上强调了“全球业绩”而不是“主营业绩”、用30%进行公开招标等,但是现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散”所带来的效率低下问题,“现在的制度要改,但不会是根本变化,而是修订部分内容,寻求平衡。” 多数企业认为,本次分配机制的修订应当以“尽可能充分使用所有配额为第一原则”,其次才是考虑“尽可能降低配额使用成本”。据悉,商会认为新的配额机制会在今年秋季交易会举行前出台。 厂商担心“特保”之后遭遇反倾销 在本届广交会上,包括欧美采购商人数增加以及新品种产品增多在内的诸多迹象显示,中欧和中美此前达成的纺织品贸易协议能够保证双方拥有一个良好的贸易环境。然而,企业普遍认为,两年后协议到期时,欧美市场很可能再度以各种理由出台措施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 江苏汇鸿国际集团针棉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九银说,欧美是该公司的主要市场之一,目前配额制度下运转平稳,“但欧洲和美国不会在2008年协议到期后顺利的开放市场,他们很可能针对中国纺织品再度出台反倾销或其他贸易保护措施。” 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保护主义泛滥。徐九银引述了正在发生的欧盟对中国鞋类产品反倾销和彩电类产品反倾销的案例后说,这些反倾销案中充满了“偏颇色彩”,特别是在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情况下否决所有企业市场经济地位,“反倾销裁决的政治意味特别浓,让人不得不担心纺织品也会遭到同样命运。” 美国制造业贸易行动委员会主席奥吉此前也表示将继续监视中国,并且随时准备在2006年提交特保申请,因为“综合双边协定保留了美国纺织工业继续提交特保申请的权利”。 一些企业预测说,如果奥吉的威胁成为现实,这将是一种“最糟糕的情况”。曹新宇说,正是处于这种担心,在去年达成的协议中,欧盟和美国已经向中国做出承诺“克制使用特保条款”。 但企业普遍担心美国和欧盟并不会“克制”使用反倾销措施,曹小建说,特别是在中国产能比较突出的男式外套、长裤及衬衫等敏感品种方面,引发反倾销的可能性比较大。此外,一些此前没有被列入特保条款加以限制的纺织品种类也可能成为反倾销的对象。 曹新宇说,商会已经注意到这一趋势,建立起了一套纺织品出口统计预警系统,着手从国外律师、进出口统计部门以及企业方面搜集有关贸易摩擦信息提供给中国企业。 贸易界表示,由于在中国对欧、美市场纺织品出口快速下降的同时,欧美自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快速增长,有可能意味着订单正在从中国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转移。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