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参观微软公司揭示缩小美中贸易逆差方向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当地时间18日抵达西雅图后把微软总部作为此次美国之行的首站,中国专家认为,这是中国最高领导层向美国高新技术产业释放的巨大诚意。 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说:“胡锦涛主席的这一举动表明高新技术企业是推进中美贸易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受益者。” 由于美国是世界高科技产品的主要产地,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国限制高技术含量的知识型产品出口,会使美国在中国的进口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 中国官方统计显示:一季度,中国与美国签订技术引进合同价值7.2亿元人民币,仅占技术引进合同总金额的10%。同期,日本、欧盟同中国签订的技术引进合同价值分别高达27.3亿元和25.2亿元。 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指出,美国过去两年对中国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增长幅度只有欧盟增幅的一半,而欧盟对中国出口的增幅又远远落后于日本企业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增幅。美国对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限制已经影响了中美贸易平衡。 据悉,中国正酝酿出台进口优惠信贷政策,鼓励企业进口资源性、高科技性产品。此外,中国今年还将进一步降低部分产品特别是关键领域和关键设备的进口关税。 鉴于中国进口市场持续增长并有望于2010年达到1万亿美元的规模,包括日本、韩国和东盟在内的很多国家及地区都在积极扩大对华出口。 据中国官方统计,2001-2005年,中美两国贸易额年均增长27.4%,中国已成为美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则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2005年,美对华出口487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158%,但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仍超过1000亿美元。 为缩小对美贸易顺差,中国一直在做积极努力。就在胡锦涛主席访美前夕,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率领的代表团与美方签署了总价值约162亿美元的107份采购合同,涉及飞机、软件、移动通讯、机电等产品。17日,联想集团还表示将在12个月内向微软采购价值12亿美元的产品。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