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桑蚕产业六项指标高于南方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桑蚕产业专项推进办公室对外称,赤峰市桑蚕生产出现新亮点,经专家考察和产品检验,赤峰市生产桑蚕的产品有六项指标高于南方。 这六项指标分别是:一是在同样条件下,南方生产的蚕丝长度为1050米,赤峰市为1260米;二是蚕丝离解的难易程度高于南方,南方为61%,赤峰市为82.1%;三是蚕茧出丝率比南方高1个百分点;四是净化度比南方高2个百分点,可以缫制高品质的白厂丝;五是蚕丝的清洁度可以达到98分,比南方高1至2分;六是蚕茧产量普遍好于南方,南方每张蚕茧产量在30至35公斤之间,而赤峰市平均在40公斤以上。 据悉,赤峰市将桑蚕产业列入农牧业产业化经营“6421工程”,作为重点产业在全市进行专项推进。以喀喇沁旗、敖汉旗、宁城县、松山区、翁牛特旗和红山区为重点,在53个乡镇、4个国有林场、120个行政村发展桑蚕产业,2005年落实新增桑蚕种植面积1.5万亩,是专项推进目标的150%,养蚕1万张、生产鲜茧40.5万公斤,完成专项推进目标的101%,养蚕规模比上年同期增长1倍以上,桑蚕生产及加工产值达1000多万元。条桑、坝沿桑和大叶丰产桑累计面积达11万亩,其中大叶丰产桑园达2多万亩。 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台乡开发当地资源,组织农民利用柞树养蚕已获成功,去年开发利用2万亩,组织83户农民放养,收购蚕茧15万公斤,带动了北部旗县柞蚕业发展,使全市养蚕业初步形成“南桑北柞”的发展格局。赤峰银龙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于去年1月正式投产,实现了全面正常生产,加工干茧85吨,生产白厂丝25吨,实现产值500万元。全市共发展桑蚕产业合作经济组织34个,培训农牧民16200人次。 现在,赤峰市已建立市级行业协会1家、旗县区茧丝绸公司7家、缫丝厂1家、桑蚕专业合作社8家。在专项推进中,赤峰市供销社、市蚕桑业发展协会、旗县区供销社、茧丝绸公司、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广大植桑养蚕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初步形成了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