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贸易摩擦双方都应有诚意
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带队的中国经贸代表团在横跨了美国13个州之后,最终签下了162.1亿美元的采购大单,其中中国将花费46亿美元购买波音公司制造的民用飞机80架,17亿美元购买美国的正版电脑软件,5亿美元购买美国摩托罗拉的移动通讯产品。 对于中国来说,如此巨大的国外一次单笔采购,尚属第一次。 引人注意的是,在胡锦涛主席访美前夕进行的这次中国经贸代表团的美国之行,除了有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亲自带队之外,更有100多家中国企业的200多位代表随行。用“浩浩荡荡”来形容,也一点都不为过。 更引人注意的是,此次中国经贸代表团的美国之行,更彰显出中国政府致力于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诚意和决心。 众所周知,随着中美两国间经贸往来的增加,两国间的贸易额也在快速增加。2005年,中美两国贸易额达2116.3亿美元,是1979年两国建交之初的86倍多。中国已成为美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则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而美国在华投资项目近5万个,实际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美经贸合作堪称互利双赢,仅为美国就创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就业机会。 但与此同时,两国间的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升级。目前,美国国内有一种普遍高涨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一些担心中国产品冲击美国市场的人士也屡屡举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2005年,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就是这种情绪的一种表现。 实际上,中美贸易之所以出现长期顺差,主要原因还在于有些美国人把中国当作潜在的敌人或者对手,千方百计地“遏制中国”。他们采取的办法是严格限制向中国出口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结果反而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在1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表示,由于美国对高科技产品出口中国设限,导致在过去的几年中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高新产品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影响了美国和中国的贸易平衡。 本来,对于日益全球化的国际贸易而言,贸易摩擦显然是正常的。只要双方有诚意,不回避矛盾,本着客观、平等、协商的精神,积极解决问题,从而寻找利益交会点,求同存异,从长计议,就会取得双赢。而此次中国经贸代表团所签下的162.1亿美元的巨额大单,就是中国政府积极解决问题的诚意表现。 但是,解决中美间的贸易摩擦显然并不能只依赖于中国单方面的努力和诚意。诚如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此次美国之行中指出的那样,解决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第一,双方都要有诚意,不是回避问题,而是积极解决问题;第二,多替对方着想,既要考虑自身利益,又要考虑对方利益,不能强加于人;第三,善于求同存异,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从长计议;对双方都认同、都有利的事情,就要抓住机遇,加紧推进问题的解决。”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