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纺织协会会长杜钰洲:纺织业需要借壳生蛋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06-4-7 14:03:06  

我们要通过收购和利用海外的设计力量营销力量,来培养自己的大型跨国公司。这种“借壳生蛋”的模式对于我国的纺织行业是非常实用的 历经了一年的争论,中美关于纺织品贸易的博弈依然没有结果。近日美国海关公布,由于被认为是逃避配额限制属于非法装运货物,自2005年10月迄今已查封了价值1400万美元的中国纺织品。仅2月份,被查封货物价值就达400万美元。业内人士认为在2008年之前,中美之间的纺织品贸易政策不会有任何松动。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出现2005年国内纺织品大量销往欧美,导致贸易争端的情况再次出现,商务部在2006年制定了纺织品出口配额,实行定量出口。 中国的纺织工业将走上怎样的发展道路,2006年中国纺织行业格局将出现怎样的变动,纺织企业应当如何维护自身利益、在国际竞争中谋求更大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法人》对前国家纺织工业局局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进行了专访。 创新,还是创新! 《法人》:加入WTO,对中国的纺织业竞争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纺织品配额问题正在困扰着现时期的中国纺织业,中国的纺织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很多专家都认为,中国的纺织贸易特别是对外贸易已经到了一个转型期,需要一个契机来谋求更大的发展,您怎么看中国纺织行业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 杜钰洲:从长远看,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并没有解决中国纺织品贸易面临的国际环境深层次的利益矛盾,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竞争将更加激烈,贸易争端将更加频繁和复杂;国内经济因素和产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将对中国纺织品贸易带来诸多影响。 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的签署在短期内为中国的纺织品贸易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贸易环境,但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并不会就此完全风平浪静,尤其是美国将继续通过纺织品问题迫使中国在开放服务贸易、保护知识产权和人民币升值等方面做出让步。发达国家和地区针对纺织品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将呈现多样性,如区域优惠安排、反倾销、社会责任标准、技术贸易壁垒等。发展中国家将越来越频繁地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与配额时代不同,中国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由过去的共同利益方变为利益冲突方,今后,发展中国家将越来越频繁地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关系较之处理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将更为复杂。 中国纺织行业目前存在盲目扩张、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纺织行业经营秩序缺乏规范,出口结构不合理、缺乏品牌,缺乏核心竞争优势,将成为制约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重要因素。这一现象突出地表现在2005年配额取消后,对美欧的抢出口,致使大量的货物滞留美欧港口。 《法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不强无疑是纺织业中的薄弱环节,造成中国的纺织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是什么?解决途径是什么? 杜钰洲:中国的纺织产业很薄弱的环节就是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我们现在依然提倡这个方面的东西,如果一个品牌没有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原创能力,就没有核心发展的动力。但是我们最缺失的,是营销过程的创新。我们属于国际供应链的低端,我们要进入到国际供应链的高端就必须要掌握营销渠道,这样才能提高对市场的控制力。 现在仍有些企业还在做数字发财梦,现实已经把这个梦想打破了。中国的纺织企业在现阶段已经完成了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或者说已经到了必须转变的时候。我们需要用体制、经营、技术等方方面面的创新来提升自身的实力,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 跨国公司是捷径 《法人》:我国的纺织行业目前在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对峙中的地位非常微妙,一方面他们需要我们的产品,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将歧视性待遇强加在我们身上,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杜钰洲: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快的国家,按照比较效益的理论,都肯定具有自己的长处,不能一无是处也不可能处处开花。不通过合作是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合作本身就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必然的结果。但是其间有很难调的矛盾,因为各国各企业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不可能没有冲突。有些发达国家由于在产品上的竞争对于我们国家的纺织品产业没有任何优势,那就只能在政治上挑三拣四地找理由来压制我们的纺织品产业在海外的发展。不需要任何的界定,不需要任何的公正,只要我认为你有扰乱市场的威胁,就可以制裁我们。什么叫做威胁呢?这是一个很空的概念,没有法律的公正。世贸组织的条文的规定也不明确。但是必须肯定的一点是,只要我们遭遇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我们的企业就要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忍气吞声是不可取的,国家也应该在这方面加大对纺织工业的保护力度。 《法人》:对于行业发展和建设而言,某些国家的设限也不纯然是一件坏事。可以通过设限预警,将我国纺织企业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产业提升、如何加强国际竞争力上来,实施“走出去”战略去寻求合理的回避风险和限制的途径,对于纺织行业本身而言,“走出去”应当如何操作? 杜钰洲:所以我们比较好的企业到海外投资,主要的投资市场在发展中国家,比方说周边国家以及阿拉伯、约旦。也有在发达国家的,在那里设立企业,把发达国家的品牌接过来,利用其渠道和营销手段,利用其市场,发展自己实力。这个在美国,日本,欧洲都有很好的实例。我们有自己的强项,比如说加工,但是我们在海外市场缺少好的营销市场,我们的企业通过收购,利用海外的设计力量营销力量,为我们自己的品牌服务,要在有竞争力、最有发展潜力的地方发展跨国公司。劳动力、加工成本的优势在我们这里,但是在营销和市场渠道的优势不在我们这里,我们就需要取长补短。技术劳动、创新劳动我们还在学习。比如高薪聘请外国知名的设计和技术人才,这就是起步。总体来说,中国的纺织企业按照市场配置的道路区发展的。 我们要进入市场,不仅仅是产品要进去,而且是经营要进去,企业要进去,培养跨国公司。我们围绕这个才提出要纺织企业做大做强,要培养自己的纺织业跨国公司跨国巨头。现在我们面临的是跨国公司在不断地挤压我们的民族工业,纺织工业虽说表现的不明显,但是也应当未雨绸缪。我们需要做的是培养自己的大型跨国公司,跨国配置资源。这种“借壳生蛋”的模式对于我国的纺织行业是非常实用的。 资料: 杜钰洲:原纺织工业部副部长,现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兼任中国服装协会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纺织企业管理协会理事长。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