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棉纺织企业代表认为产业升级需要良好市场氛围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6-4-5 14:29:38  

当前棉纺行业面临的形势究竟如何?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发展存在哪些需要克服的问题?应该如何为企业创造一个更好的市场环境? 3月26日,在京召开的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扩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棉纺织企业代表们纷纷谈了自己切身的感受,并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发展得靠产业升级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朱兰芬认为,2005年全国规模以上棉纺织企业利润总额为159.9亿元,同比增长77.01%。这个数字表面上看鼓舞人心,但85%靠的是机遇,15%靠企业提高管理。 朱兰芬说,利润额增长77.01%是和2004年相比的,2004年棉价每吨有6000多元的起伏,企业高进低出,亏损面达20%。2005年棉价较平稳,从11000元/吨涨到14800元/吨,低进高出,所以利润比2004年高。2004年底很多企业储存了大量低价棉,因此2005年棉价平均大约是13800元/吨。2005年企业靠提高管理共挖钱26亿元,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都有提高。从总体上看,2005年棉纺行业利润水平没有上去,被成本因素、市场压力消耗了。 今年获利的机会少了,服装竞争激烈,利润薄化,影响到前道纱的价格上不去,生产要素成本在提高,企业生存很难。一些企业表示,2006年还要从提高管理入手,提升产品质量和装备水平,降低成本,但希望在棉花、电力以及国家政策等方面能够有所调整,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保证棉花供给 棉花向来是牵动纺织发展的重要因素,此次会议上,国产棉的数量、价格、质量以及进口棉配额的发放再度成为关注的重点。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车克焘介绍说,溢达大部分用的是长绒棉,2004、2005年新疆长绒棉的价格是19000~20000元/吨左右,今年是24000~25000元/吨,价格增幅大,企业成本压力大。现在我国长绒棉的年产量大约是10万吨,而很多企业产品都在往高档次发展,这样就导致长绒棉更加供不应求。希望政府能长期鼓励新疆兵团和棉农增加长绒棉的种植,以解决企业需求。 福建嘉达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昆在发言中指出,现在国内棉花数量、价格、质量都在困扰着纺织企业,内地棉花对于产品质量高的企业来说,几乎不能用。以前国内有50家棉花厂合作,现在只有4家能满足需要,但每家也只是提供300~500吨。公司在新疆买了6000多吨棉花,但到目前只拿到了2000吨,元月28日新疆才往福建发车。公司只好改用汽车运输,这又增加了成本。"三丝"问题上,现在客户的要求不是用肉眼看,而是用放大镜、显微镜,而且要求坯布都漂白,一漂白所有的疵点都可以看出来了。企业只好买了手持电子显微镜给工人,来把"三丝"关。 由于纺织门槛低,近年涌现出很多小民营企业,据一些企业负责人反映,这些纺织厂有的并不按照国家要求来管理,成本比那种规范的大企业要低,因而产品价格上就有优势,为了保证那些正规企业的竞争优势,建议在棉花配额分配上有所侧重。 对于滑准税问题,柳州立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新伟建议,取消滑准税和保护价,让国家进行棉花收储,制定收储保护价,以便既保证纺织企业基本利益,又保证农民收益。关于棉花配额发放,一些企业希望计划能早定,配额能早下,以免外商哄抬棉价。 棉纱有缺口 纺织行业产能是否真的过剩?对此,企业有不同的看法。无锡第一棉纺织厂厂长李光明列举了一些数据:2005年国内棉纱线出口46.95万吨,进口79.38万吨,缺口近33万吨。李光明连续7年都在关注我国棉纱进出口情况,发现一直存在缺口。他说,一个行业是否严重过剩,国际标准是生产利用率不到70%,那么你们身边有多少企业开工率不到70%的? 不久前,无锡一棉到印度去考察,发现印度、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发展迅速,他们的劳动力成本低,棉花进口没有限制,生产设备也很先进。印度的纺机厂效益非常好,产品供不应求,订单已排到2008年,可见他们纺织行业发展之快。如果我国限制自己的纺织发展,那么印度和巴基斯坦就要占领我们的市场。所以李光明认为,我们现在主要竞争对手不是国内纺织同行,而是日益强大的邻居。 电力引入竞争机制 能源问题也一直困扰企业的发展,会上一些企业反映,电的问题对企业影响很大。为了解决电力需求,一些企业自己买了发电机,改成自配电,但发的电企业自己不能用,还要以0.35元/度的价格卖给电力公司,再以0.5元/度的价格买回来,有些地区价格更高,增加了企业成本。这些企业建议电力也引入竞争机制,像通讯一样放开。现在电力销售只有一家,垄断后不但服务不好,也不公平,设备明明50万元就可以安装,经过电力部门可能会要100万元。 此外,企业建发电厂时电力部门在操作上很不放开,指定公司来建设,增加成本,电厂需扩容时手续也不知如何去办。这些采用的还是计划经济的手段,给企业带来诸多不利。 政策再便利些 产业升级是当前的行业主题,一些企业都在着手技术更新。但在进口设备上我国还采用招标的形式,做技改还得申报。有的企业老总提出,这其实是一种形式主义,因为买卖双方经常在私下已谈好价格了,只不过走一个过场,这种形式主义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一招标就要多花两个月时间,对企业结构调整造成困难。 这次会议上,对于税收问题企业也谈了自己的看法。棉花的增值税为13%,而棉纱的税率则为17%,企业负担较大。一位企业老总举例说,一种产品要交3000元税,如果生产了企业要亏损500元,这样企业还愿意做吗?但如果政府收2000元税,让企业赚500元,企业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希望税收更合理一些。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