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升息将提高各国央行调整外汇储备结构的成本
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央行,依然热衷于将手中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部分转化为欧元资产,但美国升息将令这些央行调整外汇储备结构的成本大大提高。 周二欧元兑日圆触及纪录高点,兑美元也升至1。2276美元,因中国、卡塔尔和科威特央行官员的讲话,突显其分散外汇储备并提高资产回报的意愿。目前全球外汇总储备超过4兆(万亿)美元。 但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自2004年6月以来升息15次,将美国指标利率由历史低位1%调高至4。75%,从而推翻了从收益率观点来看美元缺乏吸引力的论调。 "各国央行调整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结构,对美元而言是个问题。但FED积极收紧货币政策,美国利率迅速上升。因此将外汇储备分散到美元以外的代价正在增大。"SEB外汇分析师Johan Javeus表示。 在截至2004年底的三年时间里,关于各国央行将外汇储备多元化的猜测是美元持续疲势的部分原因。在此期间美元/欧元跌至纪录低点。 全球各国央行持有总计约4兆(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它们在每日交易额约1。9兆美元的外汇市场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亚洲和俄罗斯持有全球外汇储备的70%以上。 **分散外汇储备的猜测升温** 关于各国央行将外汇储备分散到多种货币的传言于周二升温,之前中国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表示,中国应该减少持有美国债券的数量,可以停止买入美元债券。中国拥有的外汇储备位居全球之首。不过中国人行随后表示,那只是成思危的个人观点。 卡塔尔央行总裁阿提亚周二表示,卡塔尔央行外汇储备中欧元比例最高可达40%。截至2005年中,其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比例在90%以上。 科威特央行总裁Sheikh Salem Abdul-Aziz al-Sabah称,央行在研究欧元吸引力是否正在增大。 阿联酋(阿拉伯联合大公国)央行亦考虑将10%的外汇储备转化为欧元,并称将在下月作出决定。 此外,伊朗在3月表示,可能将持有的美元储备转为其它货币。 道富资深分析师梅特卡夫说,"央行正变得越来越重视投资回报。他们建立外汇储备以保护本国货币,目前这些储备正为本国带来收益。迫使他们像管理投资那样管理储备的压力显然在增大。" 国际货币基金会(IMF)的数据显示,2004年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持稳于65。9%,此前在1999年达到超过70%的高点。 而固定收益经理的基准中,持有美元的比例一般为50%左右或更低。 梅特卡夫称,"如果他们向民间投资部门的基准靠近,美元所占比重可能要减少。" 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去年第三季主要石油出口国在国际银行的存款达创纪录的820亿美元,仍保持石油美元再循环的趋势。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国家的存款目的地主要是美国,而俄罗斯等其它非OPEC国家的整体债务中美元比重下降至61%,2002年年底之前该比重还是80%。 分析师称,分散外汇储备的传闻升温,以及FED升息周期可能结束的讯号,将损仅美元。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