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广东纺织业曲线规避欧美壁垒 重拾OPA出口欧美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6-3-28 15:31:18  

当国内许多纺织品企业因为缺少出口配额而烦恼时,广东纺企却充分利用外发加工制度(OPA),到香港寻找合作伙伴,凭香港原产地证明书出口欧美。 来自广州海关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1~2月,广东省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原产港澳地区的纺织服装半制成品共8298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64.6%,占广东加工贸易进口纺织服装半制成品的95.4%。海关人士分析,出现这种增长,主要是因为去年欧美对中国纺织品重新设限,香港与内地乃至东南亚地区厂商间相互进行OPA,以规避设限壁垒。 纺企重拾OPA规避设限 日前记者调查了解到,OPA由于可以在短期内解决出口受限问题,受到广东很多纺织品企业的追捧。 广州增城新塘镇某大型制衣厂的老板刘先生告诉记者,该公司与香港一家工厂合作,首先在香港工厂完成衬衣和裤子的部分生产,取得原产地证明,然后再转回新塘制作成衣,从而绕过针对大陆出口纺织品的限制。 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美丰服装有限公司的林院峰也说,为确保订单的完成,比较急的单子,企业会用申请到的配额来出口,而相对可以缓一些的订单,企业将考虑用OPA方式出口。“对于濒临港澳的广东纺织企业来说,OPA也许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广东某衬衫企业老板告诉本报记者,“OPA方式比较现实,可以在短期内解决我们企业产品出口受限问题。” 广州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海外贸易部梁经理表示,该公司也曾考虑OPA方式增加出口。“但是其中周转的环节太多,比较麻烦,尽管成本稍低一点,综合考虑后还是放弃了这一做法”,梁经理告诉记者,中标以及分配得到的配额并不够用,目前主要依靠与其他纺企之间的配额调剂来解决窘境。 港澳OPA从下降到大幅回升 过去的2005年,纺企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跌宕起伏,港澳OPA也从明显下降转为大幅增加。2005年是纺织品配额放开的第一年,纺织品出口企业本该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但根据有关统计,第1季度、第2季度自港澳地区进口纺织服装半制成品分别为0.9亿和1.4亿美元,下降33.8%和27.2%。据业内人士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不少原本在港澳地区进行OPA(外发加工)的厂家纷纷搬回内地生产。 而自去年5月份开始,欧美对我国部分纺织品重新设限,纺企不得不重拾港澳OPA的生产方式。海关人士表示,广东企业进口原产港澳地区的纺织服装半制成品,自2005年下半年起迅速攀升。去年第3、4季度,自港澳地区进口纺织服装半制成品猛增为2.6亿和2.3亿美元,分别增长13%和18.4%。在此基础上,2006年1~2月进口额增幅更是高达64.6%,远高于去年任何一个月的增幅。 “进口此类纺织服装半制成品的企业所在地区集中在东莞、深圳、中山和广州,其中进口梭织和针织服装半制成品各占一半”,海关人士告诉记者,出现这种增长,主要是因为去年欧美对中国纺织品重新设限,香港与内地乃至东南亚地区厂商间相互进行OPA,以规避设限壁垒。 在境外注册公司贴牌风险大 此次市场上输美纺织品配额转让价一度达到首次招标价的4倍,“目前国内很多纺企取道OPA,但美国方面最近对一些标注第三国生产的纺织品查得比较严,2月份截获好几批违规OPA的纺织品,在港口堆积如山”,第一纺织网销售经理朱小元称,目前有小部分企业干脆就在境外注册一间公司,并没有真正设厂,以贴牌方式在国内生产,这种做法其实还是有很大的风险。 相关报道:“广服”牵手菲律宾扩大出口 在欧盟与美国频频遭遇限制后,广东纺织品行业开始瞄上了东南亚。本月26日,“粤菲两地纺织行业经贸洽谈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纺织协会与菲律宾纺织工业联合总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同意定期提供投资信息数据,以及尽力协助在对方区域内举办的投资促进活动。广东省纺织协会副会长周天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菲律宾服装出口“不需要配额”,广东老板到菲律宾投资设厂要把握好这个黄金机会。广东省副省长佟星出席会议并表示,广东是全球第三大服装出口基地,菲律宾对外贸易发达,加强两地纺织行业有利于实现“双赢”。 据了解,因为国际贸易摩擦连续不断,包括种种非关税壁垒让广东的服装纺织企业走过了相对坎坷的一年;而且,欧美等国频繁“设限”导致国外采购商减少订单,服装出口多多少少受到影响。广东省经贸委有关官员告诉记者,虽然广东获得的配额数位居全国前列,但只是被小部分企业拥有,服装纺织企业受到的压力比以往大了不少。广东省经贸委有关方面负责人对记者坦言,纺织服装业进入了国际贸易摩擦较为高发的时间,企业应当 “主动出击”。 而粤菲两地纺织产业合作已经先行一步,这次由菲律宾贸易工业部副部长率领的菲律宾纺织家具等行业70多家企业,80多位企业家到访,对应广东210家企业就纺织和制衣、家具等7个行业分别进行了对口经贸洽谈。广东省纺织协会与菲律宾纺织工业联合总会昨天已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同意要定期提供投资信息数据,以及尽力协助在对方区域内举办的投资促进活动。 据悉,粤菲两地的经贸合作一直十分密切,2005年,粤菲进出口贸易总额达52.26亿美元,同比增长27.5%,占中国与菲律宾贸易总额的29.8%。佟星表示,珠三角地区是全球最大的针织生产基地,菲律宾是东盟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对外贸易发达,纺织服装产业基础较好,具有出口欧美、日本免受配额限制的优势,充分发挥广东与菲律宾制造、加工、技术、市场优势,进一步加强两地的经贸合作特别是纺织行业合作,有利于促进双方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