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纺织机械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10)
(三)国际市场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6%,比2004年提高0.7个百份点。欧洲的纺织行业处于萎缩,纺织机械在欧洲没有大的市场,一些主要的纺机制造企业加大了在中国市场的宣传,加快了在中国办厂的步伐。美国的纺织机械厂商现在已经减缓了投资,并将相当的生产能力转移到墨西哥,而墨西哥的廉价劳力为美国纺织机械提供了竞争的灵活性。依靠一流的资本市场、门前丰富的机械资源和发达的工业综合环境,美国的纺织机械完全有能力保持它在本土市场上的地位。 自2005年起,全球将全面取消纺织品配额制度。因此,亚洲市场将会快速发展,全球纺织品生产重心将转移到中国大陆和东南亚。 在东南亚国家中,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纺织行业正在加快其自身的发展步伐。而我国纺织机械产品的出口近几年来也保持着高速增长,自1998年出口突破1.5亿美元后,从2001年起连续4年保持着近30%的增长幅度;2005年1-9月出口则达到6.34亿美元。我国纺织机械产品出口主要是以东南亚市场为主,对其出口份额占总额的80%左右,产品以各类主机及零配件为主。另外有10%对欧洲出口,3%对日本出口,其产品以配套及零配件为主。 近几年来,在我国纺织机械制造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和开拓海外的国际市场。很多企业正积极地采用多种方式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一是寻找代理方式,二是走出去参加国际专业展览会,参加展览会是企业宣传产品和自己形象的最佳场所。目前已经有许多企业开始参加海外举办的国际专业展览会并从中获益。 (四)市场有利与不利因素分析 1. 有利因素 (1)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 1999年以来,纺织工业获得了超常规的快速发展,在2003年达到了顶峰,增长速度高达130%,2004年尽管增长趋缓,2005年仍保持了较高发展速度。今后国内纺织行业将由粗放型发展转变为集约型的发展时期。据棉纺协会预测,2006年棉纺行业用棉量将达到或超过900万吨,而国内供应量将为580万吨,缺口将为300万吨,除去进口部分外,仍然还有很大的缺口。这也将会提高化纤的市场销售量,有利于化纤行业的稳定发展。同时化纤行业也会加大新产品(差别化纤维)的开发力度,提高生产装备的技术水平。贸易摩擦将促进纺织工业技术进步,纺织企业将会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装备来提升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另外,国际上的发展中国家的纺织行业仍将是其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这就为纺织机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2)国际经济将继续走强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2006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左右,其中:发达国家增长3.5%,发展中国家增长6%。美国、欧盟、日本三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率将分别达到4.6%、1.7%和3.4%。我国纺织工业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为49%左右,国际经济的走强将有利于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 (3)国内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2006年GDP有望达到8.7%-9.2%,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将对纺织三大领域(服装用、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产生强烈的市场需求拉动。同时,伴随政府减轻农民税负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增加城镇居民收入,以及国家采取稳健的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将有力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而且国内纺织品市场也有望取得较快增长。 (4)国内棉价的进一步稳定 国内棉价的进一步稳定,对今后纺织经济的良性运行和效益水平的提高,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5)产业链配套完整,劳动力价格便宜 我国纺织业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完整,劳动力价格便宜,具有一定的综合优势。 (6)国家对纺织业的产业政策 国家对纺织业的产业政策发生一些变化,出口退税大部分由国家承担(承担75%),以减轻地方政府的负担;颁发鼓励和限制进口纺机装备进口目录;“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对纺织工业(包括对纺织机械行业)的支持力度会有所加大,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投资方恢复信心。从长远看,纺机行业的发展依然有一定空间。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