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纺织机械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6)
(二)纺织机械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市场经济的运行,是企业赢利与偿债经营流动的对立同意,相辅相成,合理的负债经营是获取最大利益的手段。 1.资产负债率:临界标准水平一般控制在60%左右,而全行业2005年资产负债率却在59.38%,是在较低负债的水平上运行与去年同比,降低了1.05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全行业资产负债率维持在59.38~67.45%之间,2005年是最低的一年,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长远看债务比率越低越好。 2.产权比例:反映行业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若不能赢利的话,偿还债务将出售固定资产,属最后的保障,一般控制在2%比较合理,十五期间全行业产权比例在1.46~2.07%之间,而2005年的最低仅为1.46%。同比降低0.07个百分点。 3.已获利息倍数:反映行业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2005年在财务费用同期比略有增长情况下,获取利息倍数为6.13,同比下降2.07;比十五期间第一年2000年增高3.15。 总体讲,纺机全行业连续三年效益增长的情况下,偿债能力也同步增强,信誉度是较高的。 (三)纺织机械行业资产运营能力分析: 反映行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状况,现金流转的情况及资产的投益。 1.总资产周转率:全行业2005年总资产达到493.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45%;总资产周转率达到1.02,同比提高0.11;在十五期间2005年总资产同期速度为最高,比2000年增高0.35。 2.流动资产周转率:在总资产中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表明现金流转和在半制品运转情况。2005年全行业的流动资产达到291.6亿元。占总资产的59.06%,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57,同比提高0.09,与国家流动资产周转率1.52的标准要求,超标0.05,说明周转速度较快。 3.产成品周转率: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资金支持,市场经济中反映企业经营流动的正常与否,主要表现现金流动情况。企业三项资金占用的合理配置使资金能最佳使用,完成品的合理库存,资金的合理占用,反映在周转速度上要快。2005年全行业完成品周转率达到7.7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06,在十五期间是周转率最高的一年,比2000年提高3.12,产成品占流动资产比例达13.4%。 4.应收账款周转率: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产生的应收账款会严重制约到现金流的正常周转,目前除少量质保金外,应收账款数额越少越好。全行业2005年应收账款净额为67.12亿元,占流动资产23%;应收账款周转率达5.75,同比降低0.99;应注意出现呆、坏帐。 5.两金占用比例:即产成品和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例情况,2005年全行业为36.43%,同比降低2.79个百分点,十五期间两金占用在36.41~39.27%之间,2005年是较低的,反映全年资金使用状况较好。 总体反映全行业资产运营能力在增强,运行质量较好。 (四)纺织机械行业成长能力分析: 2005年度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在全国纺织工业增长的推动下全行业资产运营稳定,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2.74%,效益增长14.25%。 1.销售收入增速:2005年达到30.20%,同比翻了8倍,在十五期间,销售收入增速几乎与效益最高的2003年相同,产品销售收入达458.85亿元,增速的起伏势必受到国家宏观政策调控。 2.利润增速:2005年达到22.84%,与2004年同期的负增长相比,增速较大,十五期间2003年的利润增速反映了实现效益最佳,利润增速与销售收入增速基本同步。 3.出口交货值增速:2005年达到49.27%,同比翻了8倍,在十五期间为增速最高的一年,反映全行业关注国际市场,自取消配额以后出口量大幅提高,全年达53.2亿元。 4.产值增速:2005年为23.51%,2004年是负增长,产值增速很大,全年产值达475.0亿元,在十五期间是增速较快的一年。 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反映全行业创收增效方面所表现出的发展后劲。 5.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运营的目标之一是要保值增值,增强赢利能力。十五期间除2001年未达标外,其余4年全达到资产的增值。2005年达到128.36%,比去年同期增高19.54个百分点,国家标准为120%,2005年超标8.36个百分点。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