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韩国服装成功登陆的奥秘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6-3-24 8:40:52  

韩国纺织业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以低劳动力的成本优势进行生产,发展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内需转为出口导向、发展创新、高附加价值及自我品牌产品生产时期。这也是韩国纺织产业在面对来自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等国竞争后的产业调整。强化高附加价值产品,实施差异化策略,以质量、技术及价格取胜,使得纺织业在韩国的经济发展上仍扮演着重要的地位。 目前,韩国的纺织服装行业正在向以下三个方向快速发展,即加大科技投入,改变劳动密集型为资本密集型;在本国生产高品质的纺织服装产品,中低档品种大举转移海外;实行培育知名品牌战略,占领世界高档纺织品服装市场。 据统计,截止2005年,有41种韩国服装品牌进入全球服装市场,其中70%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尽管在中国,韩国的服装在消费者心中的亲和度比不上法国、意大利、美国的品牌,但无疑中国已成为韩国纺织服装的重要消费市场。 三种方式立体运作 除了在服装款式设计和面料水平方面占有优势之外,韩国企业进军中国的一个极大优势就是韩文化的先行铺垫。愈行愈稳的韩流热风,产生了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为韩货的进入铺平了道路。 目前,韩国服装厂商主要以三种方式进军中国,即直接进军市场、利用出口许可证和设立生产基地。第一种,即韩商以独资形式进人中国,此类多为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较高的品牌;第二种,以开设连锁店、专卖店等形式,从商业流通领域进军中国;第三种,通过在中国寻求合作伙伴,以合资等形式设立生产基地,利用两国优势,如韩国较高水平的服装设计和中国便宜的劳动力和地价,利用开发区的优惠政策等,实现优势互补。 这三种方式互为补充,随市场情况的变化和需要而不断进行变化和调整。1994年进军中国的韩国第一家女装企业“迪可”于1997年在天津设立缝制工厂,2003年上半年,“迪可”与中国男装企业罗蒙集团以各一半的比率合资,成立了合资法人“罗蒙迪可”国际时装有限公司,推出了女装“XLMS”,在中国及香港分别确保了25家和2家的卖场。1997年登陆中国的“第一毛织”也在中国设立生产工厂,推广“佳乐喜”和“Rapido”,2002年下半年亮相高尔夫球装“AStra”。最近,通过中国著名流通企业的出口可证的方式增加,YESHIN PERSONS、BABYRA、SBF等品牌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韩国著名服装企业LG时装公司生产的名牌西装“TNGT",100%是在中国生产制作后返销韩国市场的;伊兰特时装公司在韩国国内销售的主要品牌服装,有相当大的数量是在山东、江苏等地制作后返销韩国。 寻找差异化市场 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产品细分,有针对性地面向某些消费群体。 韩国服装业界有关人士对此评论说:“韩国国内服装市场长期不景气,供货趋于饱和状态,而中国是一个10多亿人口的巨大市场,韩国企业现在将中国视为‘第二内需市场’,大力进行开辟。它们在中国进行市场开辟的最大特点是,不与中国企业争夺面积广大的市场板块,而是专攻中国服装的‘边角缝隙’市场板块,抓住一些个别消费群体的需求和喜好,设计制作这些不同消费群体需要的服装,这些零星小块市场与整个中国服装市场相比微不足道,但销路快、更新快、附加值高,使企业获得成功。” 现在服装消费趋向是多层次化、多样化、细分化和个性化,进入中国市场的韩国时装企业,比我国企业敏感,很容易就会发现、发掘那些市场需求规模仅有几万、几十万、上百万消费者群体的“边角缝隙”市场。针对这些不同“边角缝隙”不同层次的消费特点和喜好,及时推出适销对路的服装,从而获得成功。而时间长了,这些“边角缝隙”需求就会成为其较固定的消费群体。 女装品牌成功登陆 目前,由于韩剧的流行,培养了一大批影迷,韩国女装企业是跃跃欲试,大有整体进军中国市场之势。EXR-高丽服装公司开发出休闲运动装,结合休闲服和运动服的优点,深受高收入消费者的欢迎。SGWICUS的女性休闲女装“ab.f.z”,在四川成都开设了4家店铺,2005年又向上海、杭州一带扩大市场;ENC科隆的高尔夫运动服装在中国同类服装进口市场上销量一直居第一位。 进入中国市场的韩国女装品牌企业分别是Deco(Deco)、Beaucre Merchangising(on&on、W、NetC 3个品牌)、MG Grovel(LANCY)、JEONGHO Korea(Minimum)、SBFINC(CcaradiPosition)、Fashion Net(EASIENNE)、Daehyun(ZOOC)、Tomboy(Tomboy)、Shin Won(SI、Bestibelli2个品牌)、Demoo(Demoo)、INI.Planning(RYANNEWYORK)、东义实业(MUSTBE)、Lynn Company(Line)、SGWICUS(ab.f.z)、LEMAN(ClubCocoa)、YK038(ILCSATIN)、Interline(Blooms bury)、龟尾International(FLAMINGO)、Kyong WonY&C(Reuve)等等。 韩国女士休闲时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代表企业有E-land(E-land、Scofiele)、Bangbang服装服饰(UGIZ、Bangbang)等。(括号中为品牌名称) 名牌男装中国加工 据韩国服装业界最近做出的企业调查显示,韩国纺织服装企业中以前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将一般的中低档次产品的生产线转移到中国进行生产,现在一些大型企业和名牌时装、男装生产企业也争相将生产基地迁往中国安排生产。 韩国的第一毛织公司、LG时装公司、科隆服装、剑桥时装等大型男装生产企业,以及复兴服装、世界物产等中小型男装生产企业都纷纷将工厂转移到中国,还有的企业与中国生产厂建立合作关系,自己的品牌大量安排在那里生产。第一毛织在天津设立了有限公司,制作男装,主要是为了扩大对其他国家的出口。最近它的名牌男装Galosh 也安排在天津制作,既出口,又向韩国国内返销。 LG时装在大连和上海的合作企业制作它的名牌男装TNGT的全系列产品,此前TNGT牌男装一直在韩国内制作,在国外生产TNCT男装这是第一例。大连和上海的上述两家服装企业本是中方与日方的合资企业Tomida, 现在LG服装也参加了进来。LG时装负责TNGT男装生产部的部长说:“以中韩两国的生产成本单价比较,中档男装每件的价格差异就达1.5万韩元(折合12.5美元),所以继续在韩国国内生产,难以赢利,今后高档男装转移到中国生产是必然的趋势”。科隆时装已经在青岛制作中档男装,今秋开始大量扩产;剑桥时装的名牌男装Sutnous全部安排在秦皇岛制作。 中小男装制作企业中,复兴服装和本马斯两家企业从今年秋季开始在中国的产量将超过韩国,今后一部分高档男装也要转移到中国制作。世界物产的名牌男装Basso在中国的产量已占其总产量的1/4,今后每个季度的产量将递增5%-15%,计划在2007年全部生产都在中国进行。 韩国服装业界有关人士认为,中国中低档服装知名度高,现在韩国国内的男装企业将高档服装生产线也转移至中国,使其呈现出高中低档并行的生产状态。而韩国国内劳务费上升过快、劳动力严重不足,因此服装生产向中国的转移将继续下去。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