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取消棉花补贴意味什么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6-4-10 10:26:50  

《香港宣言》新棉花政策对中国棉纺织业的影响 “世界贸易组织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于2005年12月18日在中国香港闭幕,经过6 天的艰苦谈判,会议最后通过《香港宣言》:发达成员和部分发展中成员同意2008年前向最不发达成员提供免关税和免配额市场准入;发达成员2006年取消棉花出口补贴,并于2013年底前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这些成果对于世界经济特别是最不发达成员经济发展将带来一定的积极意义,其中棉花出口补贴的取消对中国棉纺织业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中国同时执行的其他政策措施也会使这种影响甚微。 中国仍是最大棉花进口国 近年来,中国棉纺织业发展迅速,棉纺能力大大提高。2004/2005棉花年度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纱产量为1277.41万吨,梭织布产量为343.21亿米,分别比2003/2004 棉花年度增长27%和25%。2005年1-9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纱产量988.22万吨,增长23.52%;销售收入为3525.9亿元,增长28.67%;利润总额为102.1亿元,增长69.39%;亏损面为18.72%,下降10.13%。在中国棉纺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棉纺织品出口也获得迅速增加。2004/2005棉花年度中国棉纺织品累计出口132.54亿美元,同比增长14.51%。累计进口为45.5亿美元,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2005年9月中国累计进口棉纺织品37.7亿美元,同比增长5.47%。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拉动了对棉花的需求。 长期以来,中国棉花产量一直不能满足棉花消费需求,造成国内棉花市场的巨大缺口,而且该缺口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为满足生产需求,国内纺织企业纷纷转向国际市场寻求资源,棉花进口数量猛增。2003年,中国进口外棉87万吨,占当年棉纺消费总量13.6%;2004年进口190万吨,占当年棉纺总消费的25.1%;2005年1-10 月进口约200万吨,较2004年同期增长10%,占消费总量的比重为26.4%。预计2005/ 2006棉花年度需进口外棉370万吨左右,占该年度棉纺消费量的比重将提高到近41%。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预计2005/2006年度全球棉花贸易量将首次超过800万吨,中国棉花进口数量将达到285万吨;美国农业部预计中国棉花进口数量将达到330万吨。综合进出口数量来看,2004/05年度中国棉花净进口165万吨,有效地弥补了国内需求,但与260万吨的缺口相比,仍存在95万吨的差距。 棉花出口补贴取消 可能造成国际棉价上涨 美国长期对棉花出口实行Step 2补贴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国,2005/2006年度美国棉花出口预计达到357万吨,占其产量的70%左右。自1999/2000年度以来,美国棉花占中国进口市场的份额一直在60%(2002/2003年度)至50%(2004/2005年度)之间;虽然在2005/2006年度美国棉花出口占世界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对中国的出口比例也有所下降,但仍是中国棉花进口的主要来源国。多年来,美国保持其棉花出口大国的地位一直是通过实行 Step 2补贴来推进的。所谓Step 2补贴,即美国棉商每出口装运一包美棉或国内纺织厂每开包使用一包美棉即可以根据美国农业部每周公布Step 2补贴额得到相应补贴。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计算,仅2004/2005年度,该补贴就达2.5亿美元,平均每磅补贴达到3.61美分。通过这种形式,美国政府每年向本国棉农提供30多亿美元的补贴。从1999年至2003年,美国共为其2.5万名棉农补贴近148亿美元,压低了国际棉价。 国际棉价可能上升2%至12% 美国将于2005年8月1日取消的棉花出口补贴主要是针对陆地棉。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04/2005年度美国陆地棉出口补贴平均为3.31美分/磅,最高为9.75美分/磅。另外,根据美棉出口周报的数据,2004/2005年度美国共出运308.3万吨,其中陆地棉为290.9万吨,2004/2005年度美国对中国累计出口340万包(480磅/包)(长绒棉进口量所占比例较小,可忽略不计),按照美国陆地棉出口补贴平均水平3.31美分/磅来计算,人民币与美元按照8.27:1 兑换(人民币汇率改变是在7月21日之后,所以此后至8月1日以前一段时间可以忽略不计),2004/2005年度美国对陆地棉补贴总额约为2.1亿美元,其中对出口到中国的棉花补贴约5400万美元,平均每吨补贴72.97美元,折合人民币600元左右。由于美国棉花出口占据全球棉花出口的40%以上,因此,美国棉花出口补贴的取消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际棉价的上涨。不同的研究报告估计,美国取消棉花补贴可使国际市场棉花价格上升2%至12%,从而改变国际棉长期低迷的状态,促进西非棉花生产,当地棉花出口量有望增加70%以上;世界银行估计,发达国家取消棉花补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棉花出口可增加75%,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棉花市场所占比重将从目前的56%上升到2015年的85%。 出口补贴仅是美国棉花补贴政策的小部分 虽然说美国取消棉花出口补贴可以一定程度地提高国际市场棉价,但是出口补贴仅是美国棉花补贴政策的一小部分。除出口补贴外,美国棉花补贴还有生产补贴和销售补贴。美国棉花生产补贴和销售补贴都是对美国棉花种植者生产和销售的棉花直接补贴,根据巴西诉美国政府所提供的数据,1999年8月至2003年7月,美国棉花生产者共得到124.7亿美元的补贴,而同期美国棉花的产值是139.4亿美元,补贴率(即补贴占整个产值的比例)为89.5%。也就是说,美国棉农每销售l美元的棉花,政府另外付给他们89.5美分。所以这部分补贴是美国棉花补贴政策的核心部分。只有美国取消生产补贴和销售补贴,才会大幅度提高国际市场棉价。 棉价的上涨加大棉企成本 虽然棉价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中国棉农和棉商的利益,但是由前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取消棉花出口补贴将会在一定程度商提高国际市场棉价,由于棉花是纺织行业的主要原料,一般占纤维加工总量的50%左右,占棉纺企业原料的70%左右,所以进而会提高棉纺织业的生产成本。在棉花产量不足的情况下,价格波动成为影响纺织行业赢利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国内棉花市场供需缺口较大,是棉花的最大进口国,所以国际市场棉价的上升将会提高中国棉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棉纺织企业的竞争压力。 虽然如此,中国国内市场棉价还受中国棉花进口制度的影响。目前,中国棉花进口主要是实行配额制度,增加进口配额已经成为国家宏观调控棉花市场的重要手段。 2004/2005年度,国内配额分3次发放保护了国内棉价。因此,如果2005/2006年度仍采取适当的分次发放方式,那么对国内现货冲击将大大减少。产量加上进口棉配额数量与需求保持平衡,将使棉花价格始终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这样既保证了棉农的利益,也保证了工厂用棉。 由于国内棉花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从保障棉农利益、缓解纺织品贸易摩擦和促进纺织品出口结构调整的角度出发,中国政府在2006年对棉花关税配额外进口继续实行了滑准税,税率滑动范围仍为5%-40%,但是目标价格与2005年有适当的提高。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05年中国关税内棉花配额为89.4万吨,另外以10746元/吨为基准价发放关税外棉花进口配额100万吨,这意味着任何等级任何产地的外棉到中国港的报价只要高于10746元/吨,都适用于5%的关税,这将造成国内纺织企业的提货价都在13000元/吨左右,将上一年度提高了900元/吨。而目前国家的政策倾向也较为明显,就是尽力维持国内棉价的稳定,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同时也不希望国内外棉价差价过大。所以,从这个方面分析,在国际棉价上涨的同时,国内棉价也会相应上涨,但是由于国家实行棉花进口配额制度,将会尽力维护国内市场棉价的稳定,所以,国内棉价虽有所上升,但是其上限有所控制。 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棉花出口补贴的取消,国际市场棉价将会有所上升;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力图通过棉花进口配额制度维持国内棉价市场的稳定,通过提高棉花进口的基准价,也可以相应提高国际市场价格。因此,在保持中国国内市场棉价基本稳定的同时,提升国际市场棉价,有助于降低中国棉纺织企业的相对成本,进而提高中国棉纺织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纺织品出口关税的取消有助于棉企承受价格压力 从2006年1月1日起,所有纺织品的出口关税都将取消,根据中美签署的《纺织品谅解备忘录》,中国对出口欧盟和美国的主要纺织品实施自主的数量控制。在这种背景下,继续对纺织品征收出口关税将构成对企业的双重限制。因此在2005年6月 1日和8月1日,中国分两次取消了98项纺织品的出口关税。由于纺织出口关税停征将降低纺织品出口成本,提升出口利润空间,进而可能提高纺织企业对原棉的价格承受能力,价格的小幅度上涨不会对整个中国棉纺织行业产生过大的影响。 (张汉林 李杨)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