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棉花:让人欢喜让人忧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6-4-6 11:31:29  

2005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明显减少,市场价格随之大幅上扬。山东省德州市作为产棉大市,广大棉农和企业在分享种棉效益的同时,也在为棉花市场所面临的问题而担忧--棉花:让人欢喜让人忧 2005年:棉农的大喜之年 2005年,是棉农近几年来最为高兴的一年,之所以高兴是因为种棉效益太好了,籽棉每斤卖到2.8-2.9元,亩均收益达1120元,较上年增长了42%,比种粮食多收入300来元,你说棉农能不高兴吗?那么,在上年有些棉农发恨说再不种棉的情况下,何以会出现今天这种好收成呢?一句话,就是2005年棉花资源紧张致使棉价大幅走高。 近年来,我国棉花面积、产量大幅波动,棉花价格随之也大幅上下摇摆,近6年来年际间价格振荡幅度平均在33%以上,植棉效益也跟着时好时坏,棉农的心境也是喜悲交替。受棉价巨幅振荡影响,近20年来,我国植棉面积起伏较大,平均波动率12%,而同期世界棉田面积波动率只有5%。2005年受上年度低棉价影响,全国植棉面积有所下降,基本特点是"两降、两增":即面积、总产降,价格、效益增。全国植棉面积同比减少11.7%,总产570万吨,比上年减少9.8%,全年供需缺口近400万吨。去年新棉上市后价格高开高走,平均价格2.85元左右,同比增幅32%。应该说,去年是棉花价格比较合理的一年,粮棉比价1:9以上,高于公认的1:8的合理比值,棉农对棉花价格比较满意,许多农民表示今年将扩大棉花面积。虽然农资价格略有上涨,但棉花价格上升较多,种植棉花与种植其他作物相比收益仍高一些,据山东德州市棉花协会调查,种植1亩棉花较种植1亩粮食(小麦、玉米)收益高300元左右。农民数着手中的票子,能不高兴吗? 棉花企业面临"洗牌" 棉价大幅上升,乐坏了棉农,却愁坏了收购加工企业。按说,棉花涨价,收购加工企业也能从中赚个盆满钵盈。孰不知,1998年国家放开棉花市场后,棉花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增加,全国由3967家发展到目前的12000多家,加工能力2300多万吨,是正常年份棉花产量的3倍以上。山东德州因是多年的产棉大区,加工企业更是迅猛发展,企业总数从1998年85家发展到现在的930多家,加工能力达200万吨以上,是实际产量的8倍多。棉花企业总数不少,但大部分企业设备落后、规模较小。粥少僧多,众多企业及棉贩争抢资源,抬价抢购,恶性竞争,加工质量不高,浪费了棉花资源。德州市许多棉花企业累计加工期不足一个月,开工严重不足,设备闲置,效益下降。 1998年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后,国家取消了统一定价,收购价格由市场说了算。去年新棉上市后,收购加工企业把握不准棉花行情,开秤价格过高,利润微薄,风险较大,加之资金匮乏,德州近千家企业约有1/3未开秤收购,有的企业已转产纺织、榨油或出售。已收的企业也是快收、快加、快销,每吨利润仅百元左右。春节后收购加工成本加上利息、保管费,与销价基本持平,无利润可言。部分资金充裕的企业,冒险存棉,等待上涨行情。目前国内皮棉价格在历史较高价位运行,加之国际市场棉花充裕,棉价猛涨可能性不大,但考虑到利息和保管费等因素,棉价存在小幅上涨空间。 规模化、规范化是世界棉花企业的发展趋势。美国的轧花厂从最初的3万家整合成现在的861家,就是例证。面对当前国内、国际棉花统一大市场的新形势,我国的棉花加工企业迟早要走集团化和规模化经营之路。目前国内棉花企业过多、过滥,对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国家从2005年开始,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过渡到棉花质量检验新体制,要求棉花企业改用400吨打包机和逐包信息编码,五年后达不到要求的,原有收购加工资格证书自动作废。国家对更换大型打包机及其辅助设备的企业予以三年贷款贴息(一台套更新改造费用150万元左右,可获贴息约24.7万元),对实行大型打包机的企业,农发行、商业银行在收棉贷款供应上给予政策支持。通过400吨打包机改造,淘汰一批设备落后、实力较弱的企业,到2009年全国控制在2000台套,德州市控制在88台套。近两年有些规模较小的收购加工企业未开秤收棉,退出市场,属正常现象,也是国家所期望的。各棉花企业应认清形势,抓住国家提供贴息贷款这一有利时机,抓紧进行400吨打包机技术改造,搭上国家棉检体制改革这趟快车,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做大做强棉花企业。有关职能部门也应采取强有力措施,通过重组、改造、整合,真正淘汰设备落后的企业,培植一批实力强、技术水平高的棉花龙头骨干企业,提高我国棉花加工业规模化、规范化水平,从而提高加工质量,增强国产棉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今年棉花怎么种? 1999年国家放开棉花市场后,棉价巨幅振荡,年际间振荡幅度平均在33%以上,让棉农无所适从:不种吧,怕失去赚钱的机会;种吧,又怕被"套牢"。今年的棉花价格怎么样?是多种还是少种?许多棉农心里没底。 棉花是我国除粮食以外最重要的农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我国既是产棉大国,又是用棉大国,棉花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纺织品服装出口已成为我国的创汇大户。全国有4300万农民从事棉花生产,还有1600万职工从事棉花加工、流通经营和纺织工业,棉花是棉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棉纺业发展迅猛,2005年纱产量1412万吨,同比增长29%,为历史新高,用棉量达900万吨,而全国棉花总产只有570万吨,供需缺口近400万吨。据统计,2005年我国棉花出口量为257万吨,同比增长35.3%。今年我国纺织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纱产量将达1500万吨,用棉量约在1000万吨左右。即使今年我国棉花面积增加,总产恢复到650万吨左右,也仅满足纺织工业70%左右的用棉需求。国内棉花供不应求,但国际市场棉花充裕,且质量好、价格低(每吨低1000多元)。为满足纺织企业用棉需要,弥补国内棉花产需缺口,国家决定在2006年89.4万吨棉花进口关税配额(1%关税)的基础上,暂安排2006年关税配额外棉花进口配额150万吨(5-40%滑准税率),并视市场供需情况做出调整。 据专家预测,确保粮食产量和面积稳定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全国大幅度扩大植棉面积的难度较大,我国棉花产不足需的局面将长期存在,供应将有1/3左右必须依赖进口。根据国内外棉花市场形势分析,2006年新棉上市价格应与2005年持平,过高或过低的可能性都不大。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像重视粮食一样重视棉花,出台稳定棉花生产的有关优惠政策,及时向农民提供棉花供求信息,正确引导农民适当扩大棉田面积,避免棉花生产的大起大落,促进我国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