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纺织代表建议尽快调整棉花滑准税政策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6-3-30 10:54:36  

我国2005年5月份开始对关税配额外棉花进口配额征收滑准税,但有关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不利于国产棉质量的提高,反而促使牛仔布等以低等级棉为原料的纺织品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出口竞争力优势下降。长期来看,还可能不利于棉农利益的实现。日前,在全国“两会”上,纺织行业的部分代表、委员通过议案、提案的方式,再次将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纺织成本提高不利棉花生产 滑准税税率滑动的范围为5%-40%,征收的目的是在大量棉花进口的情况下,减少进口棉对国内棉花市场的冲击,确保棉农收益。去年关税配额外棉花进口配额三级棉滑准税下的港口提货价在12000元/吨左右,基本与2004年度棉花收储价一致,这相当于为进口棉花价格设置了底限,因此对国内棉花市场价格形成支撑。但在滑准税政策下,进口高等级棉不会出现问题,关键是如果低等级进口棉的价格低于这个标准,就要按照5%-40%不等的税率征税,最终也会达到这个标准。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新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学柱在“两会”期间提交的议案之一,就是关于取消进口棉花滑准税的建议。他告诉记者,从国家实行进口棉花征收滑准税的实际情况看,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相反起到了助长国际棉价上升、国内纺织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的反作用,特别是2006年提高基准价,引发国际棉价进一步上涨,使国家一年损失10多亿元。由于进口低级棉花价格上涨后,更加接近基准价,已经无法达到限制进口低级棉花的目的,进口棉数量也没有因为实行滑准税而减少。实施滑准税政策后,棉花价格整体呈上涨趋势,纺织企业进口棉花的成本进一步加大,而纺织品出口价格并没有因此而上涨,致使纺织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总结说,滑准税的实施会给棉花生产和纺织行业发展带来三个矛盾: 首先,抑制了我国棉花质量的提高。国家征收滑准税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内棉花产业,而滑准税的实行,拉高了进口棉价格,促使进口棉在价格方面的优势减少,国内纺织企业可能就会多使用国产棉,这不利于我国棉花产业进一步发展,不利于我国棉花长期存在的等级虚高、混等混级、一致性差、掺杂掺假、“三丝”含量高以及加工质量差等问题的改善。而我国纺织品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提高产品质量,使用高质量的棉花,因此,滑准税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恰好起了相反作用。 其次,让出了以低等级棉为原料的纺织产品国际市场。去年及今年初,国产低等级棉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每吨大约高出2000-2300元,如此高的价格使我国粗支纱的竞争力根本无法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相比;同时,实行滑准税促使以低等级棉为原料的牛仔布生产企业成本大幅增加,导致我国牛仔布的出口竞争力明显下降,外贸出口出现困难。据悉,我国牛仔布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左右,成本高企已使国内牛仔布产品只能逐步退出国际市场。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近年来全国牛仔布产量下降了20%左右。 再次,对促进棉花生产和农民增收不利。我国棉花产业囊括生产、加工、消费等多个环节,各环节联系紧密,纺织行业的兴衰间接影响棉农收益,如果纺织品出口下降,棉农收益也会受到影响。目前我国纺织业1900万就业人员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占了70%,如果纺织行业萎缩就会影响就业增长,也将进一步影响农民增收。 建立棉花基金放开棉花进口 对于如何稳定棉花市场秩序,保护棉农利益,促进我国纺织产业升级,魏学柱认为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个是适当增加进口棉花配额,仍执行正常关税;另一个是适当提高进口棉花关税2-3个百分点。 许坤元建议,国家应尽快进行政策调整,改变这种局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国家要制定保护棉农利益的最低保护价格,建立相应的基金,而不是实行滑准税,以确保棉农收入不受影响。 二是逐步放开棉花进口,取消配额限制。纺织品是市场高度竞争的产品,不应再用封闭的政策来发展纺织行业产业链。长远来看,应放开棉花进口、取消配额限制,让纺织企业根据需求不受限制、及时地从国际市场采购棉花,这有利于巩固和提高我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及维持国内棉花市场的合理秩序,保护农民的长期利益,同时可以促进国内外市场进一步融合,并可充分利用我国棉花产量及消费规模的优势影响国际市场。在没有完全放开棉花进口前,进口配额应该满足纺织行业全年的需求,及时、提前发放给企业,操作过程中切忌集中发放,否则将给国际棉花市场涨价留出空间。 三是加快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我国棉花生产以前多是注重数量,今后应更加强调质量。目前我国棉花检测设备不齐全,多数是人工用眼和手来检测。今后几年要全面推行仪器检验,并将检验结果与棉花收购价格挂钩,鼓励农民种高质量棉。此外,还要改变目前多渠道、多领域、多主体的收购体系,通过政策规定没有经过仪器检测的棉花不能入市交易,企业也不许收购。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