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棉价低点已现 入市采购正当时
据了解,经过前期阶段性的销售,目前,各地棉厂库存皮棉有所下降,不少棉厂都资金充裕,人们比较关心何时棉价不再下跌,可以开秤收购。近期各地大中型棉纺厂家使用进口棉的比例比较高,有的高达80%以上,而随着进口棉配额的逐渐用尽,人们又不得不将采购重点转向国产棉,也比较关心最佳入市采购的时间。产棉区广泛分布的小棉厂则采购以即买即用为主,但他们也往往希望在涨价前多采购一些,降价时少进或不进。因此,当前人们询问最多的莫过于“何时入市收购(采购)棉花”,笔者认为,目前已经步入最佳时机,相关人士应该及早入市,主要分析理由如下: 一、当前国内棉价已经步入低点。 近来,国内棉价下跌可谓严重,以具有代表的冀鲁豫地区为例,三级皮棉已由前期的14500-14600元/吨下跌到14100-14200元/吨,个别地区购销价格最低可降到14000元/吨;四级皮棉则普遍下跌到13600-13700元/吨,下跌幅度高达600-700元/吨。棉花购销价格已经发生倒挂,陷入亏损的棉厂不在少数。各地籽棉收购价格也随之普遍下滑,三、四籽棉收购价一般确定在2.80-2.90元/斤,跌幅在0.10-0.20元/斤。棉价“转瞬急跌”也使即将步入播种期的广大棉农无法适应,目前一些省份已经传出“减种”风声。 根据“十一五”规划,我国将由过去农业支援工业建设全面转化为“工业反哺农业”,这意味着未来我国的农产品的价格应呈现逐步抬高态势,对于棉花价格而言,今年的低点也应高于去年的回调低点13500一线。也就是说,目前国内棉价已经跌入低点,正是“逢低买入”的良机。 二、来自期市阶段性利空打压基本结束。 众所周知,当前国内现货棉价受挫与近期郑棉期货发生连续大幅回落不无关系。3月17日,郑棉主力CF605、CF606已经分别回落到14615和14755,基本接近了现货价格水平,当天还出现了少有的“横盘”现象,成交量明显萎缩,说明炒作资金的作空达到极限,大部分已经平仓后退市。郑棉价格基本已显现底部,今后其对现货价格的负面影响将会逐渐得到消化,国内现货棉价已无下跌空间。 三、当前入市价格优势明显。 近期以来,国内期现棉价双双发生连续大幅下跌,已经使广经营商、棉厂、棉贩以及棉农措手不及,各地都有程度不同的抛货现象。随着棉价的继续下跌,企业亏损加剧,越来越感到手中的皮棉“烫手”,所以出货心理普遍比较迫切。甚至一些地区的棉商已经放出“只要给现款,价格继续低于现价100-200元/吨都可以”的风声。可见,人们对后市信心已明显不足,目前入市采购棉花,不仅棉厂、棉商会大量抛货,广大棉农也会积极响应,企业可以低廉的价格购进,创造较大利润空间。 四、发行摧收贷款可能性不大。 按惯例,随着籽棉收购进入后期,农发行为保障信贷资金的安全和管理的有效将陆续分批回收贷款。但在当前棉价低迷的情况下,一旦国家回收信贷资金,无疑会给本就不景气的国内棉市雪上加霜,棉市秩序可能出现紊乱。这与国家扶持棉花产业,稳定棉价的政策格格不入。由此分析,当前即便已到例行贷款回收期,国家也会放缓贷款回收步伐。 五、市棉价上涨依然可期 当前国内棉价下跌的直接原因是资源阶段性供需失衡。应该看到,国内棉花收购已经进入尾声,大部分地区籽棉收购比例高达95%左右,国内棉花后续资源几近枯竭。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