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棉麻局局长史建伟谈当前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来源:中国棉花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1-8-15  

    中国棉花信息网消息 8月9日,由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主办、总社信息中心承办的第三期全国棉麻企业经理(厂长)培训班在京召开。近130名来自棉花购销、加工企业的经理、厂长参加了培训。棉麻局局长史建伟在开班仪式上对当前的改革形势和新年度棉花购销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提出了具体要求。     史建伟在谈到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背景时说,1998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起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棉花资源合理配置的新体制”。为实现这样一种新体制,各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在棉花收购、加工、经营等方面,新体制并没有真正实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元化市场主体没有形成。尽管国务院决定允许纺织企业和农业企业参与棉花收购、加工,但他们竞争不过供销社长期经营形成的优势,没有真正介入收购、加工。二是多元化投资主体没有实现。国务院要求避免重复建设,不得新上棉花加工项目,鼓励纺织企业采取投资、联营、租赁、兼并等方式与供销社轧花厂合作。但部门之间、行业之间长期形成的分工,使纺织企业心存疑虑,不敢依靠供销社的轧花厂。这样一来,行业界限成为深化改革的障碍。特别是供销社系统,棉花收购、加工企业遍布棉区,既有农发行政策性贷款支持,又有棉农的信任,其他行业、部门确实难以插手。不打破供销社在棉花流通中的行业垄断,纺织企业进不来,新的市场机制就无法形成。打破行业垄断,首先要打破行业界限,供销社棉花企业当然是首当其冲。实际上,这也是1995年中央5号文件提出的社企分开的要求。我们过去没有办到。     史建伟说,7月中旬召开的全国棉花工作会议,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搞了多年,每年都迈出一步,这次改革的力度是“革命”性的,涉及供销社的重大利益和改革方向。改革总的精神和指导思想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打破垄断,规范流通秩序,完善宏观调控,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棉花市场。改革的重点是“一放二分三加强,走产业化经营路子”。在我个人看来,建立法制,是这次改革最具有实质意义的内容。其他内容是早已在做而没有完成的,改革是促进完成的方式。法制建设则是我们多年来努力追求而没有实现的。棉花收购、加工的资格认定,是1998年提出的,当时规定由省政府制订标准。但由于各地标准不一,出现了无照无证个体户大量介入收购、掺杂使假问题。这次将出台的《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次由国家提出了收购、加工企业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按照这些条件,确实有一部分其他渠道的企业能够进入收购加工领域,供销社的棉花加工厂也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将被淘汰,但从总体来讲,供销社控股的棉花企业仍将占主导地位。《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同样总结吸取了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把打假放在重要地位,同时第一次提出了棉花质量监督要依法办事的概念,强调监督执法与检验分开,强调罚没收缴两条线,提出建立中介性质的质量检验机构。大家要认真研究、学习、贯彻这两个法规性文件。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