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分析:国内棉价上升空间究竟还有多大?
锦桥纺织网专讯:十月以来,国内棉花价格呈现强劲上升态势。代表国内329级棉花到厂均价的全国棉花价格指数由十月初的10008元/吨,涨至11月4日的10818元/吨,累计涨幅超过8%。详细走势,参阅上表。山东、河北、江苏等地区涨幅更是惊人。经过前期迅猛上涨,目前国内棉市已有走缓迹象,但市场上有关未来棉花价格走向的争论,却令业者难以把握。本网综合各方面情况分析后,认为:国内棉价上升空间已不大,近期面临下调压力。 众所周知,国内棉花减产、各地棉花加工企业众多、棉花进口渠道暂不畅等是造成今年国内棉花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但仔细分析,目前棉花价格的大幅上涨在人为炒作的背景下,已渐充斥着愈来愈多的非理性成份。 尽管今年纺织行业效益总体平稳增长,但后期很可能并没有人们预期的那样好。近几个月棉花和纱价格涨幅较大,但下游布的价格却没有起色。企业反映棉纱、棉布库存开始增加,棉纱价格追涨的速度远远慢于棉花,棉布价格甚至出现微跌趋势,而且目前的牛仔布市场也处于近;年来最困难的时期,企业处境艰难。据悉,目前纱厂的原料库存已经基本见底,但棉价过高,纺织企业已经无力承受原料成本,所以生产基本上是现用现买。 不久前结束的92届广交会也显示“大路货”定单不容乐观的迹象。按照目前的棉花价格和产品价格,纺织企业基本上是亏损的,而目前的化纤价格与棉价比显示出更大的优势。迫于无奈,纺织企业可能会调整原料结构,或者转用进口棉。 另一方面,虽然今年棉花减产已成定局,但减多少?可供资源如何?一直是争议的焦点。10月31日,国家计委有关部门领导在 “全国棉花形势分析研讨会”上指出,据对国内主产棉区调研结果显示,今年全疆棉花产量有望和去年持平。长江流域棉区中湖北、江苏等省比前期预计产量将有所提高。黄河流域棉区中山东、河北两省因受旱情影响,产量将有所下降。据此分析,三大棉区中只有黄河流域棉花产量比去年减少。因此,今年我国棉花产量将达到480万吨,对今年国内市场棉花资源供应有充分保证。 因此,从棉花资源的总供量,下游市场的需求等方面综合看,棉花价格的这种上涨趋势已经缺乏支撑,这需要引起相关企业足够重视。 (3002)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