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棉强劲上扬 外棉小幅下跌---国内外棉花市场走势综述(至10月15日)
10月7日至11日,国际棉价呈现下跌的态势。上周12月合约平均为42.99美分/磅,比前一周下跌1.53美分/磅。现货市场依然询价较少,纺织厂需求不旺;Cotlook A指数上周平均为48.85美分/磅,较前一周下跌0.67美分/磅。美国七大市场普遍的特点是现货交易迟缓,需求不旺,价格比较平稳。但棉农依然不愿交售籽棉,纱厂也不愿大量采购新棉。 10月15日是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国庆假期之后第一个交易日,共成交6936吨老商品棉,平均等级4.09,平均长度27.77,平均价格10046元/吨,折328级价格10407元/吨,比上一个老商品棉交易日9月20日上涨660元/担,据分析,10月15日竞卖成交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天交易市场推出的老商品棉有85%都存储在河南省,由于这批棉花均经过公检,平均等级4.01;并且由于存储地交通便利,据国内纺织大省较近,因此会员竞价十分踊跃,价格一路上扬,二是由于今天是国庆节后交易市场第一个交易日,经过这两个星期的休市,纺织厂需要补充货源;另外,近期国内棉花市场价格一路上扬,而且后市仍然看涨,纺织厂普遍都有“吸货”的心理,因此竞买非常积极。 另据国家计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10月上旬棉花收购价格继续小幅上升,棉花主产区标准级棉每50公斤(下同)实际收购价格为431元,比9月下旬的427元上升1%左右。其中,山东省484元,比9月下旬的463元上升4.54%;河北省478元,比9月下旬的473元上升1.05%;河南省430元,比9月下旬的432元略降0.05%;江苏省438元,比9月下旬的428元上升2.34%;湖北省425元,比9月下旬的418元上升1.67%;安徽省430元、江西省400元,与9月下旬基本持平;新疆区370元,大部分地区与9月下旬持平,少数地区价格上升到400元以上。(C3002)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