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强化棉花质量监督 推进棉花购销市场化
9月29日,河北省政府召开全省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全国棉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省进一步推进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及做好2002年度棉花工作。 2001年我省植棉面积627.8万亩,总产838万担。全省棉花企业共收购籽棉753万担,约占产量的90%,满足了农民的售棉要求。同时,2001年度收购棉花已基本销完,实现了顺价 销售,供销社棉花企业没有出现新的亏损挂账。 会议指出,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棉花产业也是我省一些产棉大县的重要经济支柱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棉花收购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新棉收购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棉花收购工作的顺利进行。供销社棉花企业要继续在棉花收购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级农业发展银行要按照“以销定贷、以效定贷”的原则,在确保资金安全的情况下,努力搞好棉花收购资金供应。各商业银行要研究改进信贷资金管理办法,积极向具备资格、有经营能力的各类棉花企业提供贷款。 会议要求,各地要把排除异性纤维(俗称“三丝”)混入作为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加强异性纤维危害性的宣传。要科学合理地运用经济手段,引导农民对棉花进行分摘、分晒、分装、分售和用棉布包交售棉花,在源头上杜绝“三丝”的混入。收购、加工企业要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要严厉查处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小轧花机、土打包机,防止死灰复燃。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 会议强调,要继续推进棉花购销市场化。鼓励符合《河北省棉花收购加工资格认定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的各类企业,经资格认定后参与棉花收购、加工。取消对企业跨地区收购棉花的限制,允许棉农跨县、跨省自由选择交售单位,自由交售棉花。禁止实行地区封锁,阻碍棉花流通。要加强市场管理,严把棉花市场主体准入关,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会议还就加快推进供销社棉花企业社企分开步伐、积极探索棉花产业化经营等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