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新棉收购形势分析及后期预测
按照一般情况,10月份新棉集中大量上市时,棉花购销价格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本年度尽管国内当年棉花资源存在缺口,但在近一段时间不会显现,相反,新棉集中上市将对购销价格造成一定压力。近期国内新棉收购价格存在下跌压力,销售价格可能低位盘整。收购价格下跌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庆节前后长江流域多数产棉地区将进入大规模收购阶段,这一地区收购价格相对较低,平均在430元/担左右,对前期收购价格较高的地区构成压力。 二、10月份,大批量新疆棉将出疆销售。今年新疆棉整体质量好于内地,且收购价格较低(即便考虑运输成本,新疆棉收购均价仍然较内地低20元/担以上),因此一旦集中出疆,对内地新棉购销冲击较大。 三、国家计委在近日函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确定2002年度棉花收购贷款上限的紧急请示》(农发行字〔2002〕145号)时提出,新年度标准级皮棉按每担不高于390元安排贷款比较适宜。各省(区)农发行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以不超过国家计委提出的收购贷款上限为依据,确定信贷收购价格,其中湖北、湖南分别确定为370元/担和360元/担。目前多数地区收购价格超过政策性贷款规定上限,随着信贷资金的发放,较低的政策性价格因素将发挥主导作用。 四、国际市场棉价对新棉收购价也产生一定的影响,9月以来国际市场价格稳中趋降,对国内棉花购销价格的上涨起抑制作用。9月中下旬,纽约期货市场10月合约一直低于42美分/磅,较上旬43.57美分/磅下跌近2美分/磅。西非高等级棉和部分MID级美棉在中国主港报价一直徘徊在47-48美分/磅,港口提货价在10000元/吨上下,与内地棉花销售价格基本持平。 9月底,一些地区新棉收购价格继续小幅上调,并远高于棉花生产成本,这主要是恶性竞争,抢夺市场资源所致。如果上述因素很快发生作用,将会有效平抑过高价格。 新棉销售价格同样面临一定的下跌压力,但受收购成本影响,跌幅有限,不可能出现去年同期大幅度的回落。以430元/担的平均成本计算,9500-9600元/吨应是近期新棉销售价格的底线。比较而言,新疆、西北内陆、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和一些在这些地区委托收购的企业因以较低价位购进,降价的余地较大;而山东、河北乃至江浙等地区受收购成本和消费的双重影响,新棉销售价格也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