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货源充足涨价空间不大
近期国内棉价持续上升,每吨售价突破万元,但因库存量大,加之新棉即将上市,棉花货源充足,预计后期继续上涨的空间不大。 去年是建国以来国内棉价波动最为剧烈的一年,今年一季度价格开始回升,二季度328级棉花价格每吨平均回升了300-400元,与进口棉价基本持平。到8月30日,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商品棉(二级)平均价格最高达到13800元/吨。上半年销售缓慢的新疆棉花目前也已基本售空。记者从日前在此间召开的“全国外商投资企业使用国产棉供需洽谈会”上了解到,今年纺纱产量增长,进口棉花数量有限,以及部分纺织企业担心原料紧张而争抢棉花,是造成近期棉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来自国家计委、外经贸部、农业部以及外资企业的与会代表分析认为,尽管近期国内棉花价格上涨,但综合各方因素,棉花价格后期上涨的空间有限,甚至可能回落,纺织用棉供应充足,不会发生短缺现象。 首先,国内外棉花储备充足。国家计委副主任于广州表示,目前国际库存棉花约1065万吨,国内储备棉达200万吨,货源总体充足,加上新棉即将上市,完全可以满足国内纺织企业600万吨的年度用棉需求。 其次,新棉上市,货源比较充足。尽管今年棉花种植面积有所调减,总产可能下降,但有消息说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新疆棉花总产不会减少,预计仍将达到150万吨。如果近期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出现,今年国内的棉花产量加上往年的库存,预计会达到650万吨,完全可以保障纺织企业用棉。此外,新棉上市将减弱纺织企业争抢原料的势头,减少拉动棉价上涨的主因,同时刺激棉麻企业加快库存棉销售,增加市场可供资源。 第三,国际棉价未有明显上升态势。国家计委有关人士称,近期国际棉价在每吨8000元上下波动,低于国内棉花价格。如国内棉花价格继续上升,国外棉花将大量进入,进而抑制国内棉价上涨。 第四,纺织企业承受力有限。棉价上涨后,一些库存较大的纺织企业放缓了原料购进速度。一些外资企业也认为,国内棉价上涨,但棉纱销价不升反降,因此无法继续拉动棉价上涨,纺织企业承受能力已接近极限。 第五,多渠道竞争格局正在形成。今年国家将进一步放开棉花收购市场,各类具备条件的企业都可参与棉花收购市场竞争,棉麻公司难以垄断市场,棉价“刚性”色彩减弱,因此会更加贴近市场。 在分析国内外棉花市场的基础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麻公司有关负责人也指出,新棉上市后,国内外棉花市场仍将呈供过于求之势,如果国内棉价波动过大,国家会通过抛售储备棉和进口棉花来平衡市场和价格,因此棉花价格继续上升的空间已很小,棉农应克服惜售心理,及时交售新棉,不应对后市抱有过高期望。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