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德隆发力战棉麻
德隆全面整合喀什棉花产业 本报乌鲁木齐9月4日讯记者朱必义、特约记者陈丽报道:就新疆德隆有限公司今天下午和喀什地区签订的一项协议而言,其深远意义或许要再过一两年才能看得清。 叶尔羌河流域的喀什地区上我国重要棉花产区,棉花面积、总产占全疆四分之一左右,全国十大棉花品牌喀什地区占了三个,将一项在当地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一揽子交给一家上市公司运做,这样一个举措,知道到目前为止在全疆各地州还是绝无仅有的。 喀什地区副书记史大纲在签约仪式后的简短发言中强调喀什之所以下决心将全地区10个产棉县的棉花产业从品选育到棉花加工统统交德隆公司整合,主要是看好德隆公司的经营理念、雄厚资金以及多年的经营业绩。他相信喀什的棉花产业在德隆公司全面介入之后,无论对改变棉花流通长期被动局面还是提高棉农收入,增加地方财政来自棉花产业的份额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德隆公司董事长唐万里参加了今天这个签约仪式。在发言中唐万里提到德隆继林果加工、塔什库尔干三水开发之后进入喀什棉花产业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他认为棉花依然是新疆的优势,而喀什在棉花产业上则是优中之优。他表示德隆公司有信心将喀什棉花资源变成产业优势,通过和喀什地区的全面合作,将喀什棉花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新疆日报2002年9月5日第一版) 德隆又打进棉花产业 9月4日,德隆集团签约:整体收购整合喀什地区价值十几亿资产的棉麻和棉纺企业。唐万里说:此事已研究两年. 喀什地区棉花产业中长期以来存在的"市场的现象将会得到改变。因为9月4日这天,新疆德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喀什地区供销社签订了整体收购整合喀什地区10个县棉麻和棉纺织业及新兴纺织有限公司的协议。 新疆德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屯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唐万里在签约仪式上,在新疆"一黑一白"资源中,喀什地区有最好的棉花和最宽松的环境。从棉花优势资源转换到产业生产的过程中,德隆的起点较低,但是既然选择了进入,就有信心做强做大,也有信心闯进国际市场。 喀什地委副书记史大刚在签约仪式上说,以德隆集团的信誉和先进的理念,想念与喀什的合作将是长期的,希望德隆在喀什地区成为棉花龙头企业的大哥大。 记者在签约现场看到,双方所签协议上写着"机密"的字样,唐万里低沉的声音,显出他的低调。 签约仪式结束时,记者向唐万里提了一个问题:"德隆进入棉花产业与才召开的要求合资企业购棉时需购国内棉花的棉花会议有无直接利好关系?"唐万里说:"我们进入棉产业不是因这个消息就会做出决定,这项决定是由博士、硕士等高级人才进行战略研究、探讨,整整用了两年时间才做出的。"喀什地委副书记史大刚对媒体显得同样低调。他说,与德隆的合作,对喀什地区棉花产业发展将会有质的提升,因为德隆可以做到使棉花的品种更优,在销售上可以运用德隆的品牌和网络,这样能够拉长棉花的产业链。 据介绍,喀什地区的这些棉花企业目前资产大约有十几个亿,棉花种植面积有220万亩,产量每年在400万至450万担以上,种植亩数和产量均点新疆地区(不含兵团)的1/4,纺织锭规模每年产量在15万锭左右。 喀什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但由于缺乏资金、设备陈旧,纱的质量、档次都无法提高,致使喀什的棉花产量不增收,只能在"等"市场的过程中被动销售,而德隆将致力于发展精梳和高支纱,这将给喀什农民增收创造很好的前景。 这次合作也是德隆、屯河集团继在喀什进行果业开发、温泉水业开发后的又一次合作。(都市消费晨报) 德隆打造新疆麻业舰队 先用600万元试金新源,然后再用野生荨麻抢滩国际市场 曾经创造了快速融资神话的德隆,在2002年正式向新疆麻业射出丘比特之箭。接箭的新疆主要产麻地伊犁,比德隆更加迫切地希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伊犁麻业,能在德隆的手中成为中国的麻业神话。 目前,伊犁州为德隆提供了大量原优良土地、优惠政策……德隆麻业舰队已初具规模。 德隆数字画像麻业 未来600万和55%2002年初,德隆通过其子公司伊犁天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对伊犁亚麻纺织厂、新源县亚麻厂等4家的收购重组后,首期投入近600万元。 之后,开始了新源县的野生荨麻种植和亚麻种植的生产及科研培育,并以55%的股份,与黑龙江省明水县鑫源亚麻纺织制品有限公司联合,合资组建了新疆天鑫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一举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集亚麻种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亚麻种业公司。 德隆有关人士说,德隆的目标是用两年时间,控制中国亚麻种业市场,与号称"麻纺业航母"的黑龙江省麻产品加工企业拼一拼。 2580万和2.5万吨 新疆天鑫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谢维军介绍:亚麻种业项目总投资为2580万元。目前一期工程对种子进行筛选繁育,是试验阶段,投资入将达1000万元;随后的二期工程将对亚麻籽进行深加工,提取亚麻籽胶等保健药品。项目实施三年,完成后预计亚麻种业项目年产值可达2.5万吨。 30万亩和2600吨 谢维军也很客观地分析了当前发展一样,他说,目前,浙江的金鹰集团已收购了巩留县亚麻厂和昭苏县亚麻厂,切割了近10万亩麻源,德隆仅剩20万亩可收购亚麻,为此,德隆定下了2003年达到30万亩亚麻种植面积的目标,照此计算,德隆每年至少需要2600吨优良种子,而伊犁本地种植的亚麻品种,是17年前进口的"范妮"种系,已严重退化,综合出麻率极低,天鑫的使命就是培育优良亚麻种子,在同等种植亩数的前提下,以提高麻率为突破口。 530吨和3300吨 据悉,今年天鑫已培育360吨种籽,其中将有30吨运往云南,利用冬季再繁育出200吨种籽,运往伊犁。2003年将530吨种籽全部投入生产,秋季即可翻倍收获3300吨种籽,以完成德隆亚麻种业的几何成长目标,实现已衰败的伊犁麻业的变革与跨越。 目标抢滩国际市场 近日,德隆在伊犁新源县阿勒玛勒乡野果林改良场境内投资的99亩人工栽培的野生荨麻,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与关注,它们的长势已超过3米。 "蝎子草"成宝贝 野果林的农牧民想不通,这种被他们叫做"蝎子草"的荨麻,"咬人"又疼又痒,连牲畜都远远地避开它,更不敢啃食,零零散散满山都是,还愁砍不完呢,德隆却爱若宝贝地花钱种植。 农牧民的疑惑似乎更增添了德隆种荨麻的神秘感:过段时间,德隆派人"全副武装"地进入荨麻地,齐根收割后送往德国麻纺织专家处进行研制、实验。 挡不住的诱惑野果林改良场总支书记黄海说:"如果德隆的野生荨麻人工种植项目正式启动,估计300万元投资都打不住。"黄海介绍,国内从未有过以荨麻作纺织原料的先例,但是据德国专家说,2000年全世界野生荨麻的纺织量仅有1万平方米,以它做纺织原料,种植时必须无公害,不准打农药,不准上化肥,要纯天然生长,只能靠专门培育的一种草混种后,等到冬季腐烂为肥料,这样种出的荨麻做纺织原料,最终织成的荨麻布韧性很强,可以做防弹材料,据说国际市场上一件荨麻布防弹衬衣售价高达几万美元。 黄海说,如果今年在德国试验成功,证明新疆荨麻的化学成份及品质在沤制后无变异,德隆将扩种荨麻1万亩,将大半个野果林坡地租用过去,并在伊犁天一的亚麻纺织厂专门上马一条荨麻加工生产线,所有产品都销往国际市场。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