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黑心棉”关键是理顺棉花供销体制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1-6-19
有关人士认为,要从根本上杜绝“黑心棉”,关键是要理顺棉花供销经营体制,跳出棉花丰收时棉纺企业压级 压重、减产时供销部门抬级抬价的怪圈,完善国家储备制度,加强对棉花市场的宏观调控,避免棉花市场再出现大的波动。 导致“黑心棉”泛滥成灾的原因是:去年棉花减产,价格大幅上升,一时间各种渠道争相抢购,一些制假分子为牟取暴利在棉花中掺杂使假。棉纺厂购进这些劣质棉后不能进行生产,只得额外增加采购数量,反过来又加剧了棉花抢购潮,最终形成去冬今春一段时间里,掺杂使假越多,棉花价格越高;棉花价格越高,掺杂使假越泛滥的恶性循环。 去年以来棉花价格飞涨,絮棉制品的价格却未发生大的变化,而棉纺厂在生产中淘汰下来的废料棉价格却一路上扬,从每吨700元一直卖到每吨5000元。这些废料棉受到市场追捧的原因是它们被派上了新用场--制作伪劣絮棉制品。由于棉花价格居高不下,一些原本守法经营的生产企业也加入了制假行列。在废料棉的价格也一涨再涨的情况下,制假分子利欲熏心,连垃圾也被当作填充物塞进面料,加工成棉衣、棉被。一时间,“黑心棉”充斥市场,有些地方甚至 出现了市场上买不到合格棉被的情况。 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絮棉制品的国家标准,只有一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的棉胎行业标准。由于只是推荐标准,对絮棉制品生产、流通市场缺乏强有力的约束。一些质量不过关的絮棉制品因此流入市场,造成市场混乱。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