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推动外商投资企业使用国产棉
在国家有关部门搭建的平台上,100多家外商投资用棉企业与全国30余家主要棉花供货企业今天在乌鲁木齐进行了“面对面”洽谈,并成功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本地原材料的要求日益强烈,为创建良好的配套环境,支持、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建立本地原料配套体系,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倡导下,来自全国的1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与新疆、山东、河南、河北等30多家棉花供货企业进行洽谈,交流探讨了棉花供求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与此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还就棉花的质量控制、产销形势和流通体制改革等问题向企业界人士作了专题报告。 外经贸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外商投资企业使用我国产原材料,是扩大内需和带动出口的有力措施,也是提升我国传统产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有效途径。国内原材料生产企业在供需协作中,通过与外商投资用户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从而带动我国整体产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统计数字表明,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正常经营的外商投资棉纺织企业共2000多家,年销售额710亿元,约占全国棉纺织品总销售额的四分之一。外商投资企业棉纺织品、服装出口约占全国同类商品总出口量的三分之一。但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纺织品及服装的所需原料60%以上仍依靠进口。因此,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加工贸易在扩大使用国产纺织原料、带动国产纺织原料出口方面仍存在很大潜力。 外商投资企业与棉花供货企业的“见面”,不仅使棉花生产加工企业进一步了解了市场需求,还使双方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促进双方紧密协作,国家外经贸部、国家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为企业搭建洽谈合作平台的同时,还将对双方间供需协作进行重点跟踪,及时沟通情况,改进政策措施,促进供需协调发展。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