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分析:美棉补贴及对全球棉花市场影响的探讨
2002年5月13日,美国新农业法案经美国总统签署后正式出台,这是继美国对其钢铁进口实施高额关税保护政策之后,对农产品实施的拨贷款力度更大,补贴率更高的贸易保护措施。 根据美国新农业法案规定,在未来10年里,美政府用于农业的补贴性拨贷款将达到1900亿美元,比原农业法案的开支增加了80%。其中给农产品销售补贴贷款各年度总额从2002年度的4亿美元,上升到2003年度的7亿美元、2004年度10亿美元、2005-2006年度各12亿美元,2007年度达到13亿美元。美国新农业法案对其农产品加大投入和补贴力度,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加速美国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竞争优势,扩大农产品出口和市场占有率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严重伤害了其他农产品生产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出口国的利益,给他们的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带来了巨大压力。同其他农产品一样,美国从棉花的生产、销售、贸易以及纺织企业生产等全过程也都也都给予了重点保护和扶持,其扶持的力度、补贴的深度和广度,将对全球棉花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一、美国新农业法案中有关棉花补贴简介 据对美国新农业法案研究,新法案中有关棉花补贴政策归纳为三项补贴和一项限制。三项补贴中的生产性补贴和销售性补贴均直接补贴给棉花生产者。贸易补贴除给棉商、出口商补贴外,新农业法规定生产企业也同样享受该项政策补贴。与原法案相比,新农业法案中还增改了如下四项补贴内容: 一是提高了直接补贴率。生产性补贴中的直接补贴率由原5.54美分/磅提高到6.67美分/磅,提高了1.13美分/磅; 二是再次启用最低保护价。新农业法案在反危机补贴中重新启用原法案取消的最低保护价,规定了陆地棉目标价格为72.4美分/磅; 三是调高了产品贷款补贴率。在销售性补贴中的市场援助补贴由原法案规定的每磅51.92美分调高到52美分,每磅棉花市场援助补贴调高了0.08美分。 四是增加了纺织企业补贴和取消了1.25美分的门槛。新法案在贸易性补贴中,除原法案给棉商、出口商贸易补贴外,国内纺织工厂也可以同等享受贸易性补贴优惠。同时,新法案取消了原法案中美棉在北欧港口到岸价连续四周高于CotlookA指数1.25美分/磅的门槛,降低了补贴条件,提高了补贴率。 美国新农业法案有关棉花补贴的具体方法简介如下: 1、生产性补贴。生产性补贴是以棉农为补贴对象的棉花种植面积补贴和价格补贴,亦称直接补贴和反危机补贴。 ①直接补贴:直接补贴是指棉农按照自己的基础种植面积和补贴单产报政府审批,经政府认同并与政府签署协议,棉农即可享受直接补贴。新农业法案中规定,棉花直接补贴率为6.67美分/磅;应补贴面积为基础种植面积的85%;补贴单产可按1995年平均单产计算,棉农也可按1998~2001年实际播种情况在更改基础面积的同时更改补贴单产,并按该单产的93.5%计算补贴单产。其直接补贴计算方法为: 直接补贴额=直接补贴率×应补贴面积×补贴单产 =6.67美分/磅×基础种植面积×85%×补贴单产 ②反危机补贴:反危机补贴是在有效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启动的一种生产性补贴,其目标价格是新农业法案中规定的最低保护价。新农业法案中规定美国陆地棉的目标价为72.4美分/磅;有效价格=直接补贴率+12个月全国棉花农场平均价或棉花贷款率较高者。反危机补贴计算方法为: 反危机补贴额=目标价格-(直接补贴率+12个月全国棉花农场平均价或棉花贷款率) =目标价格-有效价格 =72.4美分/磅-(6.67美分/磅+12个月全国农场平均价或贷款率) 2、销售性补贴:销售性补贴也是给棉花生产者的补贴,亦称市场援助性补贴。销售性补贴额计算方法依据美国农业部计算世界调整价格(AWP)进行。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棉农销售实际贷款补贴额=52美分/磅-世界调整价格(AWP) 销售风险规避,棉农在销售棉花过程中,可以在棉花价格较高时将棉花直接出售给棉花经销商,也可以在价格较低时将棉花卖给政府以得到贷款。如果将来棉花价格升高,棉农可以选择按52美分/磅的市场援助补贴的产品补贴率加上仓储、利息费用赎回棉花重新在市场上出售。如果将来市场持续低迷,棉农可以选择将棉花直接留给政府,由政府统一拍卖。 3、贸易补贴:贸易补贴原指给棉商、出口商的贸易补贴,也称第二步补贴。新法案对贸易补贴做了调整,即除给棉商、出口商贸易补贴外,也适用于国内纺织企业。新农业法案贸易补贴的前提条件是:如果美棉在北欧港口报价连续四周超过CotlookA指数即给予贸易补贴,取消了原法案需高于CotlookA指数1.25美分的门槛。其补贴方法为: 贸易补贴额=美棉在北欧港口连续四周平均到岸价报价-CotlookA指数。 4、限制性补贴:限制补贴是指每个棉农在每个市场年度享受到的直接补贴限额不能超过4万美元;反危机补贴不能超过6.5万美元;销售补贴不能超过7.5万美元。另外,如果棉农调整后总收入连续三年年平超过250万美元,不给予补贴,除非该棉农的总收入的75%来自农业生产。 二、美棉补贴测算分析 据测算,新法案取消了1.25美分/磅门槛,提高直接补贴率以及重新启用最低保护价后,新法案比原法案的棉花补贴率大幅度提高,补贴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1、新法案与原法案比较,补贴率比原法案提高了82%左右。其中因调高直接补贴率1.13美分/磅,生产性补贴中的直接补贴比原法案提高了20%左右;贸易补贴取消了比CotlookA指数高于1.25美分/磅的门槛后,贸易补贴比原法案提高了70%以上。 2、从补贴结构看,重新启用最低保护价,反危机价格补贴占所有补贴40%以上。实行最低保护价,美棉价格优势更为明显,这是新法案扶持棉花生产和规避风险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其他如销售补贴、直接补贴、贸易补贴也分别占总补贴的43%、10%和5%左右。 三、美棉花补贴对世界棉花市场的影响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棉花生产国之一,年平生产棉花400万吨左右,占世界棉花总产量20%以上,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棉花生产国。美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大棉花出口国,其生产量的60%以上都用于出口,年均出口棉花240万吨左右,占全球棉花出口总量的35%以上。由于美国棉花生产和出口在世界上所处的重要地位,继续增加对棉花生产经营大幅补贴,将对全球棉花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1、增加生产性补贴,将使美国棉花生产大幅增长。如前所述,美国三项棉花补贴中有两项是直接对棉花生产者补贴,约占补贴率的95%左右,其中生产性补贴占52%,棉农的销售补贴占43%左右,加上新法案中规避风险的销售政策,将大大提高美国棉农种棉积极性。据有关业内人士分析介绍,新农业法案的实施,棉农将可能改棉田的轮种制为年种制,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导致在未来的几年内美国棉花生产量大幅增加。 2、棉花启用最低保护价,对世界棉花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美国纺织企业棉花消费量较低,年消费量仅170万吨左右,占其生产量不足40%,其生产的棉花绝大部分供于出口。随着美国棉花生产的增长,投入国际市场的美棉交易量也将大幅增加,加上新法案中又取消了美棉在北欧港口的到岸报价连续四周超过CotlookA指数1.25美分的门槛,棉花出口成本降低。出口成本的降低和补贴效应的价格优势将直接影响国际棉价的走势,导致国际棉价可能待续较低价位运行。据世界银行计算,美棉补贴已使国际棉价下降了近三分之二。 3、美元贬值更有利于美棉的出口。据有关部门测算,今年以来,久居强势的“世界货币”美元跌幅达12.6%,贬值幅度之大是多少年来少有的。由于美元的大幅贬值,将进一步显示出美棉的出口竞争优势,美棉将左右国际棉价走势。 四、美国新农业法案的实施将对我国棉花市场也将产生较大影响 我国是一个棉花生产大国,也是棉花消费大国,年消费量在500万吨以上,占全球年消费量近三分之一。同时我国又是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近三分之一的纺织品服装依附入国际纺织品市场。近几年来,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以来,由于我国棉花生产连续下滑,棉纺生产能力不断扩大,棉花供需矛盾日显突出,对外棉的补缺有一定的依附性,形成了棉花进口和纺织品服装出口两头对外的格局。因此,美国棉花大幅补贴的价格优势将对我国棉花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1、美棉进口顺猛增加,将对我国棉花市场产生一定冲击。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我国今年棉花生产将比上年度减少13.5%,约460~470万吨,消费预计570万吨,比上一年度上升5%左右,生产下降,消费上升,当年新棉供需缺口100万吨左右。为弥补棉花不足,今年81.85万吨棉花关税配额将是原料补缺的重要渠道。自今年4月初我国下发了2002年度棉花进口配额以来,进口棉成交量不断上升,到7月此,已累计进口各类棉花8.35万吨。其中进口美棉3.19万吨,占总进口量的38.2%,其中5、6两月共进口1.52万吨,七月份进口1.26万吨,美棉进口呈逐月直线上升态势。美棉的进口,一方面弥补国内资源不足,但同时也造成我国上一棉花年度部分棉花企业高价收购的75万吨非政策性棉花的销售更加困难。 2、美棉补贴的价格优势,对我国内棉花价格产生较大压力。今年6月下旬,因对棉花资源信心不足,国内棉价曾一度直线攀升,最高价位较此前上涨近2000元/吨。由于进口棉数量的增加和美棉、国际棉价的压力,国内棉价经一个多月的涨势后平稳回落,8月份已回落到10000元/吨左右,与国际棉价基本持平。8月28日,纽约棉花期货价和CotlookA指数每磅分别为45.23美分和49.23美分,折人民币含税价每吨约9400无和10200元,与我国328标准棉价格基本接近。若美棉、国际棉价继续下跌,将会直接影响我国新花年度的棉花收购形势。 3、美政府对其棉花生产者的大幅补贴,将会严重挫伤我国棉农的种棉积极性。据世界银行的研究员计算,美政府大幅提高对农产品补贴,美国农民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于政府补贴,使中非和西非国家棉农年收入下降2.5亿美元,同时,美棉补贴也导致全球棉价下跌近三分之二。棉价的大幅跌落,将严重挫伤我国棉农的积极性。据我们直接向棉农了解,上一棉花年度,我国棉花收购出现先高后低的情况,高价位时出售的籽棉每担约250元,一亩棉田有1000多元的收入,中后期收购时,籽棉收购价每担跌落至130元,一亩棉田一年收入不足600元。棉产区一般是地少人多,棉花生产周期较长,加上土地承包费、种籽化肥、农药等各项费用,种棉入不付出,棉农种棉积极性受到严重伤害。美棉补贴后棉价的影响,将更加挫伤棉农的种棉积极性,棉农只好弃棉改种其他作物。 综上所述,美政府对其国内棉花的大幅补贴,将对全球棉花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严重伤害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棉农和纺织业界的利益,其负面影响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不满和反对,业界组织和人士都在密切注视事态的发展。 (锦桥纺织网 魏林燕/董云亮)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