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为什么要培育抗虫棉?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2-8-30 11:22:54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黄大昉研究员说,我国既是产棉大国,也是原棉消费大国。棉花和纺织品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之一,年出口创汇总额占全国出口创汇的1/4左右,且呈逐年上升之势。因此棉花生产的兴衰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北方棉区棉铃虫连年大暴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仅以1992年为例,北方棉区减产皮棉160万担,直接经济损失50亿元,严重打击了植棉业与纺织业的发展。为了消灭棉铃虫,大量使用有毒农药,又会污染农田生态环境,损害棉农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而且使棉铃虫对农药产生了抗性,反而加剧棉铃虫的危害。 正是在这危急的情况下,863高科技发展计划于1991年首先启动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随后,国家转基因植物专项、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中华农业科教基金和计委产业化项目等计划相继实施。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抗虫棉的研究与产业化迅速取得突破。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人工合成和改造了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基因,并将杀虫基因导入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及新疆的棉花主栽品种,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独立研制和开发成功转基因抗虫棉的第二个国家。 为防止棉铃虫对单一杀虫蛋白产生抗性,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又研制成功能同时产生两种杀虫蛋白的双价抗虫棉,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双价抗虫棉的商业化。转基因抗虫棉经农业部批准自1997年始在国内进入商业化生产。 抗虫棉是我国目前唯一大面积种植并初步实现产业化的转基因农作物。至2002年,全国已有15个常规和杂交抗虫棉品种(系)分别通过全国及山西、安徽、山东、新疆、江苏、河南和河北等省的品种审定。目前,国产抗虫棉在全国的累计推广面积已超过2700万亩。作为主要研制单位,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参加兴办的“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2001年被国家计委授予“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的荣誉称号。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