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棉苦练内功 新疆棉农等来百家外商
2002年9月3日至9月4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和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外商投资企业国产棉花洽谈会将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届时,全国30余家主要棉花供货企业和100余家外商投资用棉企业参加,“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机构主办以棉花为主的中外洽谈会,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外经贸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副司长孙鹏告诉记者。 “这次洽谈会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内棉花生产流通企业以及以棉花为原料的外商投资企业创造洽谈的机会。”孙鹏说。另据了解,由于国际棉花价格低迷,国产棉尤其是新疆棉花近些年来出现积压现象。以往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是用行政命令的手法支持棉花生产企业,而组织百家外企来疆洽谈,体现的也是一种政府解决市场化问题的思路。 国产棉如何苦练内功 举办此次洽谈会恰恰引发出国产棉花如何应对加入WTO的冲击,苦练内功的问题。据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华棉储备管理中心调查显示:从2002年春节过后,国内棉花市场在连续几个月低迷不振后出现启动迹象,收购价格也持续回升。从2月中旬到4月底,328级棉花价格每吨平均回升了300—400元,已基本与进口棉价接轨。因此,国产棉价格与进口棉竞争的优势已不明显。 而在新疆外经贸厅举办的一次座谈会上,新疆一家大型棉纺集团总经理说,目前新疆棉花每吨价格比国际市场高1000元左右,棉纺企业用新疆棉成本抬高。据悉,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今年新疆棉花总产量预计可达157万吨,比去年增长4.7%,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据透露,前两年新疆棉一直受到进口棉的冲击,产量有一半积压。主要原因一是进口棉的价格具有竞争力,另外是新疆棉里的含糖量比较高,杂籽较多,质量也稍逊于进口棉。 百家外商棉花洽谈会无疑给国内棉花供货企业提供了一个扩大内需和带动出口的有力措施,但同时,加入WTO之后,我国将彻底打通进出口渠道,实行开放式的进出口政策。2004年以前,对棉花的进口实行比例配额制,即对配额以内的进口棉花征收较低的关税,以优惠关税进口棉花配额数量在2000年至2004年从74.3万吨增至89.4万吨。这一进口数量配额远远高于我国目前实际进口棉花的水平,意味着我国大大降低了棉花进口门槛,大量的进口棉构成了对国内市场棉花的竞争。 国产棉如何苦练内功的问题日益紧迫,专家指出,提高国棉竞争力,一是降低成本,改善经营;二是突破体制局限,实施规模生产经营。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兼并联合,成立大型棉花企业集团,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培育规模优势;三是要建立现代化服务体系和经营网络。 外商使用国产原料降低成本 外经贸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副司长孙鹏指出,举办这样的洽谈会要达到双赢的目的,外商投资企业使用更多的国产原材料,有助于外商投资企业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降低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本企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而提高国内原材料的配套能力和配套水平,将会充分发挥外商投资企业对国内市场和国内企业的拉动效应,扩大国内需求,间接带动国内原材料的出口。 统计数据显示,在棉纺织业,目前正常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共2000余家,年销售额约710亿元,占全国棉纺织品总销售额的1/4。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