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分析:2002年度国内新棉收购价格分析预测
新棉收获在即,棉花收购价格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问题。日前河北、山东、江苏、河南、安徽等部分棉花加工企业针对9月中旬收购的本地第一批新棉收购价进行了预测,其中山东地区每担皮棉收购价约为440~470元(下同)、河北为390~430元、安徽375~385元、河南370~420元、江苏浙江和湖南分别为420元和450元左右、辽宁仍按上年度收购价380元预测等。 以上价格基本是以目前国内实际棉价和去年收购经验预测的。我们认为,今年是我国入世后的第一年,国内棉价已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影响今年国内棉价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国内需求和棉花进口情况两大因素。将国际棉价与国内需求等因素综合分析,是准确把握今年棉花收购价格动向的基本原则。 一、国、内外棉花市场形势分析。 2001年以来,受棉花市场供需失衡等诸多因素影响,纺织品市场持续不振。尤其是“9.11”事件,给纺织品市场雪上加霜。受其影响,我国棉花市场也持续低迷,2001年度新棉收购价每担约为360元左右,比上一年度下跌约157元,跌幅达30%。棉花销售价格也随之一路走低,标准棉销售价最低时跌至每吨8000元左右,比上年度下跌4500元,跌幅达36%,已跌到近十年以来的最低点。这种下跌趋势直到2002年上半年随纺织品出口形势稍有好转才得到暂时的缓解。 从国内、国外市场情况及国内棉花供需状况看,今年棉花供大于求的矛盾虽然较上一年有所缓和,但当年生产,当年消耗资源缺口已成定局,加上今年关税配额进口棉花的压力,以及各方面对下半年纺织品出口形势严峻的预计影响,今年新花收购将可能又一次出现低价收不进,高价不敢收的相对僵持阶段。 从国内市场看:棉花虽仍呈供略大于需情况,但生产下降,当年资源缺口已成定局。2002年度棉花面积较上年度减少,据国家统计局7月3日发布的有关棉花预测资料显示,全国今年春播棉面积为5569万亩,比上年减幅13.8%,按照去年平均单产74公斤保守测算,总产量约为460—470万吨,减幅12.6%,加上期初社会库存按270万吨计算,全年社会总资源720万吨。消费状况:按照目前纺织生产的增长态势,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预计2002/03年度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按照生产增长率5%计算,2002/03年度全社会纺纱产量约790万吨,需用棉530万吨左右,加上损耗、絮棉及其他用棉40万吨,全年国内消费需求约570万吨,当年生产,当年消费平衡缺口100万吨。但从总资源平衡看仍呈供略大于需的情况(未考虑进出口情况)。照此预计至本年度末,国内库存总量仍有150万吨,国内库存消费比(年消费量/总库存)将下降到26%,一改1998年度以来资源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库存有望基本处于合理水平。 从国际市场方面看:生产量下降,消费量增加,预计国际棉价将以平稳运行为主。据美农业部最近预测,2002/2003年度世界棉花生产量为1946.7万吨,比上一年度下降8.8%,减少176.6万吨,全球消费2106万吨,比上一年度增长2.4%,增加50.5万吨左右,生产下降,消费增加,导致年度末库存下降为865万吨,比上年度末下降14.8%,库存减少150万吨左右。据有关权威机构预测,受国际棉花资源当年供需出现倒挂,美国新农业法案的实施,以及国际经济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预计新年度国际棉市将以平稳运行为主,棉花价格A指数平均49美分/镑左右(约近口岸交货价10400元/吨人民币,相当于328级),比2001/2002年度上扬6.5%。国内棉棉花按450元/担的收购价格计算,每吨新棉成本大致为10000元,与国际市场平均价格基本持平。加上保管、仓储、损耗及利息等费用,因此,每担450元收购价位,可能是众多业者的接受的上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观点: 1)
受下年度国内棉花库存减少态势,市场价格有望小幅回升,新棉收购价格有望比上年略有提高。如新棉能如期顺利上市,政策性老商品棉继续出库,可供资源供应均衡,将对棉花市场起到稳定作用。 2)
由于棉花减产,今年棉农心理预期不断提高,为防止“棉贱伤农”,今年收购价格即不会低于去年的水平,也不会有太大的上涨空间。新棉收购价格也不可能出现象去年那样先高后低大幅跳水的情况。 3)
总体预测新花收购价在每担400-450元范围。 二、主要产棉区收购价格预测 不同地区在初期的主体收购价格主要取决于传统棉花收购企业对当地市场的主导程度。在传统主产棉区,如果市场管理力度大,不法棉贩少,初期价格将以棉花企业收购价为主导,预计价格可能相对较为合理,这个价格会是当地其他收购渠道的重要参照标准。 而在主销区,或者市场管理较差的地区,初期收购价格可能较高。因为民营企业一般采取快收快销的灵活策略,纺织企业自收自用,而不法棉贩凭其偷逃税费“优势”,他们的收购价会比照当时市场的销售价而定,基本不会留出库存风险余地,在整个收购市场中属偏高价格,以致迫使这些地区的收购价格达到较高的水平。 以下是主产棉区初步收购价格预测,仅供参考。 地区 籽棉收购价格 折合标准级皮棉 备注 山东 1.8-2.0元/ 斤 420-470元/担 收购价格确定主要考虑当地个体户和民营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多;收购市场竞争激烈的影响。 河北 1.70-1.85元/斤 390-430元/担 当地棉花衣分略低 安徽 1.70-1.75元/担 385-400元/担 依据去年同期收购价格,制定较去年稍高的籽棉收购价格。 江、浙 不低于1.80元/斤 420元/担 河南 1.60-1.80元/斤 370-420元/担 湖 南 1.9元/斤 450元/担 两湖地区,特别是沿江流域区今年受灾较重,产出相对其他地区要低,农民对收购价格的期望价格也相应有所提高,考虑成本因素,这一地区收购价格估计不会很低。 湖北 400元/担 新疆 380-400元/担 按照惯例每年新花收购价是参考收购前自治区召开的收购会议公布的指导价格,现在这个会议还没有召开,此价格为从棉农生产成本和纺织企业接收价格几方面综合考虑。 (锦桥纺织网 桐怀、魏林燕、董云亮)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