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分析:八月下旬国内棉花市场动态综述
8月26日发布的代表国内纺织厂328级新棉实际到厂均价的"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为10636元/吨,较前一周下跌101元,较7月平均指数(8760元/吨)上涨1876元/吨,涨幅达21.42%;较6月平均指数(8560元/吨)上涨2076元/吨,上涨幅度达到24.25%,这也是自6月下旬以来,该指数在连续八周上涨后首次下跌。 据本网各地信息站反馈的消息,至8月下旬,国内不同地区同等级棉成交价格差异明显,如229级上周最高成交均价11360元,最低成交均价10290元,相差逾千元。造成这一现象与企业签订合同成交时间不同、客户不同以及纺织企业需要的迫切程度不同均有关系。分地区看,东南沿海和冀鲁豫地区棉花销售价格一直高于国内平均水平,且高等级棉成交量较大。前期价格始终偏低的西北内陆棉区上周各等级棉均价回升较快,标准级棉均价由中旬的9677元上涨至9946元。主要由于这一地区纺织企业由于前期进货不大,库存有所减少,近期加大备货的缘故。 来自国际市场方面的消息,最新一周国际棉花展望A指数周平均价为49.38美分/磅,较前一周下跌17点,约折口岸交货价10502元/吨(相当于328级),高于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库存老商品棉成交价格(折328级)1231元/吨;比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价每吨低134元。受比价效应影响,近期国内工厂对外棉的进口出现激增。根据美国农业部近日公布的出口周报,最近一周中国进口成交美棉约合8700吨,再度刷新了2002年以来的周成交最高水平。 总体看,内地均价较8月上旬整体出现回落,月底几天降幅减缓,但仍呈下探趋势,各等级均价在一定范围内小幅盘整。高等级棉价波动较小,价格相对坚挺,中低等级棉价跌幅明显。随着市场价格的趋向回落,市场上供需双方的心态也在发生这细微的变化。纺织企业从四处抢购棉花的状态中逐渐过渡到观望、等待;而经营企业有的主动调低合同订购价格,有的将交易市场竞卖得到的棉花随即以成本价格出手。纺织企业越来越多地期待着新棉上市。 综合分析,由于距新棉上市仅有半个月的时间,新棉的大量上市必将对国内棉花市场形成一定压力,因此,本网认为,近期国内棉花价格将会以平稳运行为主,短期内回调空间不大。 (桐怀)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