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成交价格小幅回落---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商品棉交易周评(8月13日至16日)
据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提供的信息,8月13日至16日,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共竞卖成交库存老商品棉20238吨,平均等级4.77级,平均价格9777元/吨,折328级10217元/吨,分别较前一周下跌115元/吨和387元/吨。 此外,成交商品棉1907吨,平均等级3.75级,平均价格10661元/吨,折328级10890元/吨。继前一周交易市场成交价格奇突“暴涨”后,上周四个交易日呈小幅回调态势,尽管如此,上周竞卖均价(折328级)仍高于7月均价811元/吨,且最高成交价达到11550元/吨,刷新了自交易市场推出库存陈棉竞卖以来的最高记录。 分析上周交易特点及成交价格出现回落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从陈棉承储地来看,湖南的棉花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占成交总量的73.9%,由于受内在品质不佳、等级偏低和运输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折328级成交价格出现明显回落,较前一周下跌597元/吨,从而拉动交易市场价格行情整体下滑。此外,尽管上周推出的安徽棉花明显增加,达到3898吨,但其成交价格也较前一周下跌502元/吨,更使大盘行情“雪上加霜”。 二、由于交易市场推出的棉花都是1998年以前的陈棉,低等级棉所占比例明显偏大,且连日来平均每天5000多吨的投放量,使低等级棉资源紧张的状况得到一定缓解,而要满足目前市场上日益增加的对高等级棉的需求就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以7月份推出的陈棉等级结构看,2级棉仅占0.8%;3级占5.2%;而4、5级棉占了81.8%;5级以下占12.2%。从上周分等级成交结果看,2、3级棉分别较前一周上涨850元/吨和160元/吨,其余等级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因此,等级结构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是造成交易市场价格下探的原因之一。 三、6-7月份交易市场成交客户以流通企业和大型纺织企业为主,随着近期棉花价格的上涨,前期获利的客户纷纷抛货,导致市场流通资源实际供应量加大。另据了解,从6月中旬到7月底,就开始有大型纺织企业到新疆采购棉花,而且大部分价位不足9000/吨(328级),因此在近期的价位上没必要参与购买,倒是中小型纺织企业受规模和资金的制约没有囤货,棉花涨价也只能买,但是前一周的行情暴涨也超过了其承受底限,因此棉花价格继续上涨缺乏有力的支撑。尽管上周行情回调态势明显,但后市棉花价格继续回落的可能性不大,毕竟距离新棉上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且清理核查库存老商品棉工作正在进行 中,大量上市也要等到9月份,但考虑到纺织厂前期的库存,棉花价格再度出现暴涨的几率甚小,预计即使涨也将以平稳上扬为主。 国际市场方面,上周Cotlook A指数周平均价为49.55美分/磅,较前一周上涨37点,约折口岸交货价10537元/吨(相当于328级),高于交易市场库存老商品棉成交价格(折328级)320元/吨。代表国内棉花价格水平的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上周为10737元/吨(328级到厂价),高于Cotlook A指数200元/吨。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