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切实抓好棉花中后期田间管理
受不利价格因素及涝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今年江苏省徐州市棉花前期生长和管理不利,尤其是棉花苗情较差,主要表现在生长量不足和生育期推迟,中后期田管工作难度较大。 一、当前苗情分析 据邳州市7月20日棉花苗情资料,平均种植密度2079株,较适宜密度偏低300-500株;单株果枝11.6台,果节33.3个,分别较常年少2.5台和10.6个;平均现蕾期6月20日,开花期7月13日,较常年分别推迟12天和7天,伏前桃不足1个,较常年少2-3个。 目前,全市普降喜雨,旱情已基本解除,有利于棉花的施肥管理和苗情转化。 二、存在的隐患 当前生产上存在的隐患,一是沟系不配套,涝渍威胁大。七、八、九3个月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时期。据分析,今年可能是多雨年份,应作好涝旱两手准备,对涝灾尤其不可掉以轻心。二是病虫草害的隐患。今年棉铃虫虽不是重发生年份,但由于来路不明的“抗虫棉”面积较大,使部分棉农忽视了对虫害的防治。今年棉花播栽基础差,底肥投入量明显减少,套种和板茬播种的夏花生由于无法施底肥,也存在缺肥,由于前段的持续干旱,棉花花铃肥追施面积不足,脱肥早衰的隐患大。四是旺长和倒伏的隐患。棉花蕾花期化调面积不足,尖头面积大,如再遇上多雨天气,很容易造成地上部旺长,最终也有倒伏的可能。 三、中后期田间管理措施 中后期管理仍要以示范、推广省工节本和农业投入品无害化技术为中心,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克服各种自然灾害的隐患。棉花重点要改进施肥方法,逐步向“一基一追”方式过度,经审定的抗虫棉品种要发挥其抗虫特性,但在关键时期(3、4代)的棉铃虫仍要注意喷药防治。 中后期田间管理主要措施,一是以防病治虫为中心的田间管理,棉花重点抓好3代以后棉铃虫及棉蚜防治。二是搞好棉花田间沟系配套,排水不畅地区重点要进行高培土、深开沟。三是抢追花铃肥。对花铃肥仅施一次的田块,亩施30-40斤尿素和15-20斤的钾肥,对已施过第一次花铃肥的应适当少施,时间要求近期抢追。无论哪类棉田都要在8月10日前后普施长桃肥。四是抓好防旺长、防病害、防早衰的“三防”措施。棉花要求在施肥前普遍进行一次化调,并适时搞好打顶后的化学封顶。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