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开始局部调整棉花发展战略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委消息,今年新疆将局部调整棉花发展战略。棉花种植面积至少要调减200万亩,低产风险棉区将全部退出,今后将主要通过提高单产来保证3000万担的总产量。 新疆土地、光照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利于棉花生产,棉花素以原棉品级高、色泽洁白、纤维长、经济价值高、生产成本低而著称。“九五”期间,新疆制定棉花发展战略,到去年底,棉花种植面积已达到1518.59万亩,总产达到150万吨,分别占到全国的25.1%和33.96%。新疆农民纯收入中,有35%来源于棉花收入。 但是,新疆棉花生产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忽视了棉花品质和结构的多样性,存在科技应用水平相对偏低、生产成本偏高、流通体制改革滞后等问题,难以适应国内外市场要求,竞争力减弱。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新疆棉花将直接面临国际棉花竞争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改变发展思路。 据了解,新疆棉花质量与国际市场要求仍然有差距,市场应变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纤维强力较低;商品棉异形纤维含量高;原棉产品一致性差,同级棉不同批次、不同棉包的产品等级存在差异,难以满足现代棉纺织工业的要求;原棉品类单一,除长绒棉少量种植以外,其它均是绒长28--29毫米的普通陆地棉。 去年,新疆每担棉花市场价格从400元下降到360元,因此减收12亿元。去年7月中旬,北疆部分地区连续五天低温天气,棉花减产250万担,品质明显下降,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今年,新疆将改变以往片面追求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以增加产量的作法,突出以提高单产、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主要目标,使新疆棉花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单纯原棉生产向棉产业综合发展转变,逐步摆脱依靠国家补贴的被动局面。 一是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调减大约200万亩低产风险棉田。明年新疆将重点发展畜牧业、名优林果业和其它特色农业项目,减少棉花种植风险。 二是围绕棉花质量问题,建设棉花品种优化工程、无公害植保工程、植棉全程机械化工程、节水灌溉与科学施肥工程和技术服务体系、种子质量监测体系等六大工程、体系。大规模提高棉花品质,调整棉花品种结构,增强原棉的市场竞争力和应变能力,促进新疆棉花生产形成自我发展、具有稳定的出口创汇能力,并能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重点发展高产棉区,确定优质棉的种植规模和比例。据了解,“十五”期间,新疆优质棉基地种植规模将达到1500万亩,总产达到150万吨以上,优质棉达到120--130万吨。明年,新疆将主要通过提高单产来保证3000万担的总产量,力争亩产120公斤以上皮棉的植棉面积达到600万亩。 四是南疆植棉大区将改变以往命令性计划管理模式,根据种植效益决定种植农作物品种。鼓励农民走向市场,发展多种经营,提高生产积极性。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