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国内棉价近期显著上涨的原因何在?
据中国棉花信息网对全国重点纺织企业价格监测结果统计,7月1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为8615元/吨,较前期高出近百元,各等级棉全国平均到厂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同时,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老商品棉竞卖成交价格出现大幅上涨, 7月4日、5日的成交价格分别是4.3级8510元/吨、4.4级8400元/吨,折328级成交价格分别为8830元/吨和8620元/吨,高出上周成交水平150-200元/吨。分析近期国内棉花价格明显上涨的原因 ,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可供流通资源基本供求平衡 截止6月底,全社会新棉库存约为2200担,扣除新疆不能运出的600万担,加上交易市场后两个月预计抛售库存陈棉192万担(按日均3000吨计算),则可供流通资源约为1792万担;从去年9月到今年4月,全国累计纺纱485.5万吨,按此进度计算,后两个月纺纱121.4万吨,需用棉1656万担。由此计算,本年度期末库存136万担,资源基本平衡。 二、棉花的等级结构、内在质量存在一定差距。 据纺织企业反映,目前已进入年度后期,内地新棉资源有限,而新疆新棉由于含糖量高,无法达到纺纱要求。同时交易市场抛售的库存陈棉只能缓解低等级棉的市场供求矛盾,对于需要中高等级优质棉进行纺纱生产的纺织企业来讲,面临资源紧张的状况。 三、购销企业的心理变化是重要因素 一方面,由于受不利气候影响,预计今年新花上市偏晚,部分纺织厂未雨绸缪,开始有意增加棉花采购量以备后期纺纱用棉;另一方面,棉花企业受近期棉花价格回升以及新年度棉花播种面积大幅减少的影响,普遍产生惜售心理,人为造成局部地区资源供应紧张。 四、山东、江苏棉花产需缺口较大,拉动国内棉价整体上扬。 山东、江苏不仅是产棉大省,而且也是国内纺纱量最大的省份。山东现有470多万枚环锭纺,15.5万头气流纺,近10万台织布机,棉纺织生产能力局全国前列,多年用棉量维持在1000万担以上。 近两年,山东棉花生产明显复苏,棉花需求数量增长更快,产销不能平衡,加上军需民用,每年缺口在400万担左右。2000年全省纺织用棉1520万担,2001年,全省纺纱112.5万吨,纺纱用棉达1866万担。2002年全省全年纱产量预计达135万吨,纺织用棉预计高达2016万担。在交易市场竞卖的承储地在山东的库存陈棉成交均价也从6月17日的8470元/吨(最高价 )上涨到7月4日的8680元/吨(最高价)。 江苏2001年度棉花总产921万担(统计局口径),商品棉资源875万担;从消费来看,去年9月至今年4月江苏全省累计纺纱89.5万吨(统计局口径),同比增长10.33%,按此进度推算,则2001棉花年度纺纱134.3万吨,需用棉约1800万担。年度新棉缺口925万担。对江苏省重点纺织企业价格监测结果统计,该省329级棉平均到厂价已从6月初的8620元/吨上涨到6月底的8815元/吨,同时在交易市场竞卖的承储地在江苏的库存陈棉成交均价也从6月18日的8457元/吨(平均等级4.02)上涨到7月3日的8638元/吨(平均等级4.06)。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